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史 >>> 中国新闻事业史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新闻事业史相关记录114条 . 查询时间(3.614 秒)
重提以新闻记者终其身     新闻事业  新闻记者       2008/3/11
近日欣闻山西省左权县将修建“新闻烈士陵园”,想必新闻烈士的在天之灵也得以告慰。此次修建的“新闻烈士陵园”乃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新华日报》主编何云等50名新闻记者。1942年5月25日,在“十字岭”战役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同时倒下的还有何云等50位新闻战士。
太行深处,朱德总司令谈笑间曾对华北《新华日报》如此嘉许。可以说,这也是“新闻”在中国抗战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形象写照。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世界历史  历史       2008/3/10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射出未来的道路。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放在广阔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的视野中进行比较、透析,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发展创新。那么相对与绵绵长河般的历史而言,百年新闻史不过是一个纪元,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其浩浩而将这不同寻常的百年所掩盖,相反这股涌动着的潮流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的向前奔腾。
新闻史学应注重实用     实用  新闻史学       2008/3/10
笔者以为新闻史研究的功能有认识和考究新闻史史实、探究新闻史发展规律、预测新闻史发展趋势和指导当下传媒运作与新闻史学教学等四个方面,以功能不同可把新闻史学分为考究新闻史学、理论新闻史学和实用新闻史学,即考究新闻史学重在认识和考究新闻史史实,理论新闻史学重在探究新闻史发展规律,实用新闻史学重在预测新闻史发展趋势和指导当下传媒运作与新闻史学教学。过去,我们新闻史学界把精力集中在了考究新闻史学和理论新闻史...
普利策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颇具争议、毁誉参半的人物。褒奖者认为他是新闻界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他是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捐款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由他设立的普利策奖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贬低者则认为他是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给他冠以“黄色新闻之父”的称号。普利策的新闻生涯确实了充满矛盾色彩,他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他的新闻实践有时忠实地履行了他的新...
本文着重比较,比较近代日本与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起源,发展过程。共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起源,发展过程两部分作为背景资料,从而引发对于中国当代“二元化”新闻传播事业的现实思考。总体来说,本文是回顾,是总结,更是探索。
从1999年开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的实施,我国广播电视业也进入了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从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量,总体技术水平和规模以及实际覆盖人口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同广播电视实践的不断成熟一样,包括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在内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也是蒸蒸日上、硕果累累。以老一辈专家学者为主,带领广大中...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玉明教授。他就我国新闻史的研究以及中国新闻史学会的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传媒见证历史     历史  传媒       2008/3/10
传媒的点滴事件构筑传媒的历史长河,历史的传媒岁月充满抚今追昔的光荣和落寞。一部传媒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发展史。回顾昨天的梦想,体验今昔的成果,憧憬明日的辉煌,我们一直在坚定而执拗的行进,因为,“行进中”是我们永恒的生命状态!无论是光荣还是耻辱,传媒都在见证历史!
中国稿酬史略     稿酬史略  中国       2008/3/10
《南方周末》近日以《写稿也能致富》为题报道了我国第一批自由撰稿人的生存状态。自由撰稿人是指没有工作单位,以向报刊撰稿和著书为职业的人。通常提起自由撰稿人就令人羡慕神往,但看了报道,才知道社会对这个社会群体有着很大的偏见。靠出卖自己的精神产品维持生存与出卖体力的工人、农民的生存方式一样正常,一样天经地义,为什么总是有那么些人对自由撰稿人挤眉弄眼,说三道四?说穿了,是容不得文章换来的几个稿酬。
作为精神产品的传播,现代报刊传媒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知识分子的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陈思和在《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一文中所言:“本世纪初的现代化运动中,出版工作是知识分子将其知识价值转化为社会动力,并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主要渠道。”[1][p.25]而在各种报刊中,尤以独立于政党之外的民营商业报纸与人文知识分子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大公报》这份在中国新闻史上已有百年历史的民营大报身上,中国现代知...
报纸的基本属性有信息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除却最基本的信息属性,对于其它三种属性(其中文化属性在这里特指狭义意义上报纸传播文化知识的属性),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根据三种属性中的哪一个属性体现得比较强来把中国近现代中文报业分为三类,初步分析了这三类报纸的属性特点,它们各自的地位以及相与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时期中文报业运行规律的认识。
要学好中国新闻事业史,抓住历史事实发生的线索是关键,因为线索起到的是纲举目张的作用,也就是说,理清并抓住了线索,就很容易掌握与线索密切相关的重大的新闻历史现象,比如重要文献、著名人物、优秀作品、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新闻思想与工作经验,而这些正是学习中国新闻史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20世纪初期,中国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各方面的素质普遍偏低。当时的情况是“全国社会优秀份子大都醉心科举,无人肯从事于新闻事业。惟落拓文人,疏狂学子,或借报纸以发抒其抑郁无聊之意兴;各埠访员,尤鲜高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稍后的一段时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的影响,一些老牌的商业报纸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的代表是《申》《新》两报。《申报》一度销达15万份,《新闻报》一度销达20万份,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报纸。《申报》还在上海市中心区自建了五层楼高的馆舍,购置了当时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增出了《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等附属刊物,编印了《申报丛书》和质量很高的全国地图,兴办了《申报》流通图书馆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