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理论 >>> 新闻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新闻学相关记录532条 . 查询时间(3.692 秒)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我们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舆论的“传家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等一大批典型人物,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家喻户晓,成为时代的精神象征和社会的行为标尺,教育了整整一代人。改革开放以来,张海迪、孔繁森以及近年来涌现的郑培民、李素丽等一批先进典型在报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下传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学习的...
网络编辑把好“三大关”     网络编辑  把关       2010/9/17
有些人产生误解:“网络上的信息是不需要把关的,网站编辑比传统媒体编辑要轻松得多。”其实不然,不同媒体有不同的编辑要求,同是网络媒体,商业网站和专业网站的编辑原则也存在较大差异,个人认为,网站的“把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网络编辑树立四个意识     网络编辑  意识       2010/9/17
专业网站面向“小众”读者,有较高知识门槛,所以,专业网站编辑必须树立 “把关人”意识,判断信息及其评价的真伪与合理性,严防虚假和夸大的信息进入传播渠道。
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自由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公开发表意见提供了巨大便利。互联网正从基础上重构传统商业、社会乃至政治运行的方式。而究其根本,互联网最强大的功能,则是海量信息的零成本制造与传播。然而,这个信息充塞和主导的网络世界犹如浩瀚汪洋,人们每一次的“养殖”和“撒网”都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
在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刻,网络媒体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2009年12月7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政客新闻网站(politico.com)执行主编吉姆•范德海(Jim VandeHei)入选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the Pulitzer Prize Board)。至此,网络媒体开始在决定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的归属上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右图为政客新闻网站12月7日报...
中西体育赛事新闻报道都遵从了新闻报道的规律,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需取长补短,还需向西方学习。要尽量做到客观报道,同时,要注重运用写作方式与技巧,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创作出新颖而又适应国际发展的体育新闻。
浅议娱乐新闻炒作     艳照门  新闻炒作  新闻策划        2009/11/25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娱乐新闻炒作已经是见惯不怪了。炒作,意味着注意力,意味着点击率,意味着广告商。然而透过这些喧哗的炒作,我们看到的是媒体的社会责任的失守和职业道德的沦丧。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媒体关于“艳照门”的炒作现象,指出这种娱乐炒作的弊端并提出相关策略。
2008年1月开始的大雪让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陷入一片冰冻之中,新闻媒体在这次抗击冰雪灾害中发挥了稳定民心、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缺失。本文以《三湘都市报》和《南方周末》为例,比较二者在2008年冰雪灾害中的报道差异及其原因。  
论采访提问的形成和类型     采访提问  形成  类型       2009/11/18
对于记者来讲,获得新闻素材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向他人提问来获得。本文从提问的形成过程入手,对提问的六个类型进行了分析。 
时政新闻与其它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它直接报道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及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等等,所以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政策性,内容上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必然对新闻记者有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透视能力,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业务素质,必须有强烈的新闻感知和判断能力。  
近年来,我国广播新闻已经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许多变化,可听性做得比较充分了,但是仍然未能达到“必听性”程度。本文认为:对新闻播报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广播新闻专业化内核——在充分理解“新闻传播”本质和“广播媒介”本质的基础上,只有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有力地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价值。
考察国内高校对新闻教育目的、教学理念和新闻采写教学方法,总结出提高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
认为改革必需在开放的系统中进行才会使成功的概述毋大提高,现代公共传媒正在催化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并在形成效率较高的制度示范;发达的现代公共传媒有助于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在公共管理中发挥“政策见面”的功能,现代公共传媒伯教化功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促动着现代人格的形式。
当前我国新闻界存在种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干扰了新闻媒介市场的竞争秩序,成为新闻媒介产业化正常进程的一大陷阱。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而其中最重的则是因为相关的竞争制度不健全。因此,当前亟需加强对我国新闻媒介之间竞争制度的研究。
新中国的“记者节”已经掀过了她的第一页,如何反思地,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假如借社会学学理框架对之做分析。“记者节”就不仅是一次社会活动,她更应被视为一次拷问现状,理念的社会伦理事件,就表征方式而言,“记者节”则表现为“注释性”脚本,“狂欢性”脚本,“敬畏性”脚本三种形象,社会对“记者节”的期待与她的实存表现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人们认识与反思,而后付出努力,保障新闻传播不脱其“交通心灵工具”的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