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剧 >>> 戏剧理论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戏剧理论相关记录439条 . 查询时间(5.613 秒)
那个时代。这个人。 ——读胡志毅教授新著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这里的两篇小文,是我在阅读胡志毅教授新著《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时所得的一些感受和疑问,因此,没有多少逻辑,想到哪里便算到哪里,算到哪里便想到哪里。 之所以写这样的读后感,是有感于当前戏剧...
麦克白的恐惧与想象     权欲  恐惧  想象       2008/11/4
过往学者讨论恐惧,因受亚里士多德有关悲剧定义的限制,多从观众角度切入。本文从大量莎评论著中选取昆西和奈特的两篇文章作为立论基点,就角色角度探讨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麦克白的恐惧因权欲而起,但仅有权欲,并不能导致恐惧。麦克白内心还有对荣誉的向往和对失去权力的害怕,这两点性格因素与权欲相对,但同样强烈,三者合力导致了麦克白的恐惧。这一恐惧主要表现为对失去权力以及继此而至的对死亡的恐惧,它的方式——亦...
《比较戏剧论文集》前言     比较戏剧  论文集  前言       2008/11/4
近几年来,中外戏剧比较研究渐成风气,一门新的学科——比较戏剧学,经若干有识者开拓,其轮廓已愈来愈明朗了。我国比较戏剧的产生和比较文学的兴旺颇有关系。视比较文学为异端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人们随着对近数十年文学艺术界的自我封闭和狭隘民族主义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反省的深入,深感超越一国范围的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这不仅是为了充分认识颇为陌生的广阔的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更真切地认识自身在复杂的关系中的确切的...
明清时期出现了《西厢记》众多的改续之作,这一现象背后包蕴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改续之作的出现和中国戏曲本事取材上存在的蹈袭性特征有关;少数基于演唱目的的改作的出现则和中国戏曲的曲本位特征有关;一些否定《西厢记》主旨的反意改创之作的出现其根源在于明清时期理学思潮的影响,反映出道学文人利用戏曲对人们进行劝惩教化的曲教用心;此外《西厢记》改续之作在明清时期集中出现还和这一时期兴起的为名著作续书的热潮有关,《...
《金瓶梅词话》中援引提及西厢剧曲剧名、人物名、曲牌曲词、情节的地方达三十多处,分散在全书的二十多回中,援引频率极高、援引形式多种多样。《词话》中援引、指称的西厢剧曲文字极少数为李日华《南西厢记》,绝大多数为《北西厢记》。《词话》对《西厢记》的援引、化用一方面在艺术把握上极为自然妥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比类不当、庸俗发挥的不足,显示出作者淫亵化观照《西厢记》的趋俗趋恶眼光。
本文对近百年昆曲在大学传播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出昆曲在大学传播的范式。即以昆曲教育为核心、以昆曲艺人大学演出为重点、以师生缔结曲社为辅助、以学者对昆曲学的研究为基础的范式。
苏力教授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存在着两处明显的硬伤:一是不明白版本变迁,错把后人改动的剧本当作关汉卿所作,造成了失实;二是由于不能正确把握元杂剧的艺术特质,对关目情节进行了过度的文本细读,以至于过分泥实,混淆了文学作品与史料的界线。
20世纪60-70年代“文革”中的京剧“样板戏”风靡一时,至今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通过京剧“样板戏”的音乐与传统京剧音乐的比较分析,对于京剧“样板戏”所进行的音乐上的改革经验进行初步的总结。并明确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集中了50-6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音乐改革经验的结果,它虽然受到“文革”期间极左思潮的影响,存在着人物音乐形象塑造上的“高、大、全”的问题,但它在丰富京剧音乐的表现力和如何...
导演的崛起与嬗变     嬗变  崛起  导演       2008/5/19
20世纪被称为“导演的世纪”。[1]导演者在19世纪末的欧洲崭露头角后,在20世纪遍布全世界,成为剧场艺术“新的创世主”、整个演剧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主宰着剧场的一切。这一现象,和航天、核能、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成就一样,被视为20世纪的重要标志。导演的崛起是现代欧美戏剧史上最主要的新事物,对整个世界戏剧艺术的走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导演与戏剧流派     象征主义  戏剧流派  导演  自然主义       2008/5/19
导演者的出现使现代戏剧从“演员的戏剧”衍变为“导演的戏剧”。导演者成为戏剧艺术的中心人物,必然对戏剧思潮、戏剧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一种新的戏剧思潮是否能推动戏剧的革新和探索,一个新的戏剧流派是否能够在剧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导演的实践是个关键。实际上,导演本人往往就是某一戏剧思潮的灵魂人物,某一戏剧流派的组织者、领导者。现代欧美剧坛上出现过众多的戏剧流派,在这一章里,着重介绍自然主义、象征...
丰实深刻的晋商形象     《立秋》  晋商  话剧       2008/5/19
《立秋》作为山西省话剧院的重头戏,在挖掘山西的晋商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晋商文化是山西历史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山西昔日辉煌的支柱,其中所彰显的诚信、勤奋、谨慎、敬业品质,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经的显赫成绩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一隅,只留得一座座深宅大院作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它们是落寞英雄的见证。在新世纪发展的大环境中,晋商文化仍旧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它将对山西省乃至全国各地...
本人在写作《秦腔黄池河刊词钓剧》时,看到秦腔《安安送米》剧本,发现其结构独特,值得一提。
香港话剧历经近百年的历史发展,既沐浴着欧风美雨,又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中,同时更是直接面对香港的市民社会特别是知识阶层的审美需求。因而,不仅是由于它的特殊的殖民地身份,而且也是由于其处于东西方文化的缝隙中的特殊的境域,构成了香港话剧的特殊的文化定位,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矛盾;并且这种文化矛盾贯穿于香港话剧发展的始终;显示出香港人在民族身份和社会认同和生存状态中的所进行的艰难的选择。如何应对并化解这...
舞台艺术的魅力,总和在现场的观感中。走进剧场,感受多方位的情感冲击,这就是话剧《立秋》给我留下的深深震撼。山西晋商以及山西文化历史的辉煌,放置在当下,却遭遇了与历史积淀极不相称的尴尬审视。通过对《立秋》三百九十多场的观演,上下的观众对山西的文化沉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少山西人以此为荣为豪,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近几年来的山西戏剧戏曲文化的繁盛,如去年的《傅山进京》以及早些的《一把酸枣》,无不给人以深...
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形式特征。缺少了独特的形式特征,便缺少了这门艺术存在的基础。戏剧艺术形式的表演,局限在一个设定的舞台空间;同时,戏剧艺术形式的表演也在这个有限的舞台空间得以实现无限的拓展。大千世界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物活动,通过合理的展开舞台调度,使现实生活中难以突破的时间、空间、人物在方寸舞台空间突破“现实”的界限。这些调度的手法,离不开同场、同堂,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