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民间文学 >>>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民间文学相关记录369条 . 查询时间(3.409 秒)
歌仔冊是流行於二十世紀初(約1920-1930年代)閩南、台灣的通俗讀物,它通常是薄薄幾頁的小冊子,基本上以七字一句、四句一韻的形式構成流暢的說唱文本;它的內容有承襲著名的小說戲曲故事(如王昭君故事、梁祝故事、白蛇故事等),也有說唱民間生活瑣事,或是抒發男女相思戀曲的作品。其中有涉及夫妻相處之事的,題為「打某歌」、「打尪歌」等──某,閩南語指妻子;尪,丈夫也;打某、打尪,以當今俗話說,也就是打老婆...
神性的山歌          2007/12/17
肇始于1918年的歌谣运动,是我国现代歌谣搜集和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期间的代表性著作,如董作宾《看见她》、刘经庵《歌谣与妇女》、顾颉刚《吴歌甲集》等,都无一例外地将歌谣整理成固化的文本,随后进行相关研究。抗战时期,出现了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光未然《阿细的先鸡》、陈智良《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等一批少数民族歌谣研究著作。学者们虽然意识到将歌谣与其所生长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吗?     儒学       2007/12/17
导读:一种文化及其思想要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主流,起码需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这种思想应关怀民众平凡甚至琐碎的世俗生活,对民众关心的诸如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等问题做出解释,为民众提供精神上的归宿和依托,惟其如此,方能令民众心悦诚服。   第二、这种思想应有完善有效的传播渠道,即宣教手段或学...
我们从2000年冬起着手筹划编辑出版《三足乌文丛》,历时三年,先后出版了10部以民间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嗣后,从2004年7月起,我们又着手筹划编辑出版《三足乌文库·民间图像》,希望把一向被忽视和埋没于草野之中的民间图像纳入学术的畛域,拓展和丰富民间文化研究的内容,至今已出版了3种。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还有可开拓的巨大空间。现在,我们愿意再开一个学术研究之窗口,编辑出版《三足乌文库·学术著...
唐朝段成式的《叶限》是现存文字记载最早的灰姑娘故事,其与欧洲《灰姑娘》的比较研究为众多学者瞩目,但大多局限于传承学的脉络梳理。将段成式的《叶限》和贝洛的《灰姑娘》作为叙事学考察对象,通过情节模式、叙事方式以及叙事策略的比较观照,可以呈现不同语境中同一故事类型的文化实践差异,以此拓展比较研究的理路和视野。
《一九五八年民歌创作中的反现实主义倾向》(见《南京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以下简称《倾向》)一文,基本论点是说:一九五八年夏季以后的民歌创作,内容极不真实,违反了现实生活,是与人民的爱憎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创作方法上,非但谈不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而且还是反现实主义倾向的。大家知道,
华兹华斯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诗坛上出现的消极浪漫主义涛派——“湖畔派”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一七九八年,他与这个诗派中另一个重要代表柯勒律治合写了一本诗集,题名为《抒情歌谣集》,同年发表于伦敦。一八○○年,华兹华斯在再版此书时,以他个人的名义专门为它写了一篇序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一些理论主张。这篇序言曾被后人称为消
试论风俗传说             2007/11/5
素有口头报告文学之称的民间传说,产生于史前时期,但不象神话、史诗那样随社会变迁而消亡。它在阶级社会中不断发展与繁荣,直到今天,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古今传说浩如烟海,名目繁多,一般说来,除了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之外,还有无数的风俗习惯传说。对于后者,我们通常简称风俗传说或习俗传说,也有人广而言之,名之曰民俗故事。风俗传说是民间文学的特殊品种,理应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与之休戚相关的民俗学数...
自从新故事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现象而受到人们的注意以来,不少同志曾就它的属性问题——属不属于民间文学问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这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研究、推动新故事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通过这种讨论,却也促使我从另一个方面,即从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方面来进行一些思考。
《九歌》以其浓郁的民歌风貌、瑰奇陆离的神话色彩、悱恻缠绵的思想感情,在屈原的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的产生从属于楚国流传的大量神话传说和楚国盛行的祭祀风俗,而以《九歌》为代表的民间祀神曲对《离骚》具有明显影响。可以说,《离骚》正是吸收和提高了民间祀神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才造就它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谈名医传说和它的民俗学意义             2007/11/5
世界上以医学家兼文学家的人物似乎不多,俄国的契诃夫要算著名的一位,但其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创作;我国清初的“扫叶庄”主人薛雪,也以文医皆精而颇负盛名,但却重在医学。在近代文苑和医林中,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恽铁樵弃文从医,都曾传为佳话,好象医学与文学水火不相容似的。范围广、功能多的民间文学却并不受这种限制。流传各地的名医传说即为医学与文学的结合,属历史人物传说的范畴。它是民间文学的特殊品种,祖国医学的...
略论植物传说故事             2007/11/5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有着数量颇多的植物传说和植物故事。这些传说故事,犹如一丛美丽的花朵,独具风姿。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把它们作为单独的一类来看待,无论是民间文学的教科书还是其它的学术论文中,都不曾涉及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搜集、出版工作的加强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它们不仅被单独分列了出来,在有的刊物上已辟有“植物传说故事”专栏,而且开始有了作品的专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为进一步...
敦煌《高兴歌》及其文化意蕴             2007/11/5
王公特达越今古,六尺堂堂善文武。但令朝夕醉如泥,不惜钱财用如土。(1) 远近咸知用度惯,轻弃隋珠召玉环。绿酒长令能涨海,黄金不用积如山。(2) 嵇叔夜,阮仲容,冰玉琢,成千钟。为与刘伶千日酒,醉卧南山百尺松。(3) 一言道合即知音,酒如泉水肉如林。有胆浑沦天许大,泰山团作小于心。(4) 瘿木杯,犀酒角,长(饣甫)抵唇声瀺灂。白日林里访山涛,夜向瓮前寻毕卓。(5) 珊瑚杓,金叵罗,倾酒淙淙如龙(氵口...
北大歌谣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结束了中国民俗学的史前史,开启了中国民俗学的科学史。使中国民间文化第一次登上了中国文化的大雅之堂,汇入主流文化:第一次有一批一流的学术精英关注研究民间文化,开展了对民间文化的学科的研究,形成了第一个民间文化研究的中心,创办了第一个民间文化的刊物——《歌谣》周刊,培养了一批民间文化研究的学者。
谈民歌演唱的声乐技巧             2007/11/5
唱好民歌要掌握哪些技巧?这个问题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掌握好民族演唱的语言技巧和发声技巧是比较关键的两个方面。学习相掌握各种民族的语言技巧十分重要,因为民歌的(?)明风格,主要是由它的语言特色来体现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渊远历史,风土人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言,这些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音乐相结合而形成了绚丽多采,如诗如画的各地民歌。据最新统计,我国的56个民族中,除回、满两个民族已经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