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各体文学 >>> 中国戏剧文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戏剧文学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6.766 秒)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十三)     戏剧       2008/1/8
六 故事与情节 6.1.故事,情节与情境 6.1.1.故事 6.1.1.1.作为戏剧和叙述文本基础的故事 自亚里士多德《诗学》——即从戏剧理论诞生以来,批评家一致认为,每部戏剧作品的宏观结构都是建立在故事基础之上的,虽然对于故事又是由何构成这个问题各有各的见解,各种见解的广度和深度也都各不相同。我们认为,构成一个“故事”,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三种:一个或多个人或拟人化主体;表示时间流程的历时维...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十七)     戏剧       2008/1/8
7.2.2.2.开放的时空结构 地点的每一次改变和时间的每次跳跃实际上都会有损于演出的绝对自主性和虚构的即时性,因为它们不能在虚构的内交流系统中与表达主体联系起来,而是与中介交流系统相联。通过中介交流系统,一系列时空指示功能(deixis)各不相同的矛盾或对应的场景被引入,其作用是对别的场景进行解释或评论。因此,开放式时空结构的戏剧就很容易导致叙述结构的出现,这不仅是由于历史上要求戏剧性集中的做...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十六)     戏剧       2008/1/8
得不千方百计掩盖理论模式与实际作品之间的复杂矛盾。为了做到这一点,弗莱塔格将喜剧和历史上的全部亚类型戏剧如中世纪戏剧、“狂飙突进”时代的戏剧以及毕希纳、格拉伯[1]的全部排除在他的分析之外,而只专门分析索福克勒斯等古代悲剧家以及法德古典主义的悲剧作品,甚至不惜削足适履,将莎士比亚的悲剧强行塞入他的戏剧类别中。 弗莱塔格试图将已经成为历史的具有明显局限性的剧作手法当作绝对规范。他没有意识到他...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十二)     戏剧       2008/1/8
构思的意识形态基础一般就是社会的、生物的、或心理的决定论。此外,选择动态的抑或静态的角色构思还取决于戏剧类型,如喜剧角色通常就是按照静态类型进行构思的。在要求有高度应变性的情境中,喜剧角色常常表现出反应上的僵硬、机械和迟钝,而悲剧角色却常常能够——如果太迟的话——用更高的智慧水平和更新的意识形态姿态来积极应对。然而,即便是这种分类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毕竟也有因为固执一端而遭遇不幸的悲剧角色和伺机...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十八)     戏剧       2008/1/8
殊的重要性,所以常有可能与戏剧的中心主题建立众多的语义联系:克莱斯特的破瓮正是社会腐败、道德沦丧的写照,施特恩海姆的有伤风化的衣物则揭露了人物故作正经以掩盖内心的淫欲的伪善面目。道具的最后一个功能在于它们有助于凸现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它们既可以给角色或观众(或同时向双方)提醒过去发生的事,也可以预示将来。一个物件可以标明角色的某种身世背景(如雅沙的雪茄),也可以提示戏剧开始之前发生的背景事件中的某一...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三)     戏剧       2008/1/8
演员作为双重形象站在舞台上,既是劳顿又是伽利略,表演者劳顿不能消逝在被表演者伽利略里,(这种表演方法也被称之为“史诗”的“表演方法”,)这种方法到头来只是意味着对真实的、平凡的事件不再加以掩饰。站在舞台上的确实是劳顿,他在表演他是怎样想像伽利略的。17 此处我们也可想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演员与角色同一的情况。在莫里哀的剧团演出《凡尔赛即兴》(1663)时,演员们就是演自己。 演员与角色是同一还...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七)     戏剧       2008/1/8
情节外角色的展示性开场诗中所说的内容同样也适用于情节内角色的展示性开场诗。例如普劳图斯《安菲特律昂》中的莫丘利的展示性致辞和《吹牛军人》中帕莱斯特里奥的致辞。在这些例子中,展示不再完全与戏剧本体分开,这就有可能让从叙述性展示到戏剧情节的过渡成为流畅的、不中断的过程。这种界线消融在《吹牛军人》的开场诗中尤为明显,它的开场诗从习惯的开端位置被挪到了第二场。这样,在帕莱斯特里奥的展示性致辞中,就可以谈论...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九)     戏剧       2008/1/8
虽然两段台词在文体结构和语言行为上的差异如此之大,但发话者却都是名叫勃拉班修的同一个人,他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讲不同的话。这样,要判断他的性格,我们就不能只孤立地只看其中的一段话,而要根据他在不同语境中话语的变化。不同文体的语域变化就是这样反映着他的情感的响应深度。 4.4.2. 语言中的性格刻画 在讨论角色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他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之前,必须区分几个层次。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最基本的区...
《戏剧的理论与分析》(二)     戏剧       2008/1/8
2.1. 文学剧本与舞台演出 2.1.1. 文学接受与剧场接受 文学史家并不能总象戏剧家那样敏锐地意识到非语言符码对戏剧文本的重要性。当他们在细研印刷文本时,前者总是忽略舞台表演的多媒介性,而后者则认为这是文学剧本的一个关键因素。麦克斯•弗里施[1]说: 无论是谁登台演出,如果不能适当地利用舞台,他就会发现舞台处处与他作对。要充分利用舞台:演员不仅仅是在舞台...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不论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还是一直被华夏儿女视为国粹的京剧;无论是曾经活跃于瓦舍勾栏及庙台广场的杂剧,还是上演于红氍毹与茶园酒楼的传奇(当然也有庙台广场等演出场所),……都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在近千年的戏曲历史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戏曲文物,而众多的古戏台就是其中的瑰宝。 中国早期(宋金元时期)的剧场形制主...
老实说,自打京剧名家关肃霜仙逝之后,许多人在扼腕痛惜之余焦虑的是:曾经是“南天一柱”的云南省京剧院是否辉煌不再,从此一蹶不振?这“许多人”当中,自然有我一个。然而,从《梦断碑寒》(1996)开始,到《古滇情缘》(2000),再到眼下的《凤氏彝兰》,云南省京剧院连续不断地向观众捧献出了连台的好戏,使我这个眼光挑剔的戏剧研究者也有点儿暗暗称奇。提着的心,便稍稍放下了。 炒冷饭的事令人生厌,以前的戏我似...
本文通过对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的个案分析,揭示其在艺术传承、审美形态及文化价值诸方面的特质和意义,以探讨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的命运及对策等问题。文章认为,经典化乃是传统戏曲实现现代化转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文通过对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的个案分析,揭示其在艺术传承、审美形态及文化价值诸方面的特质和意义,以探讨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在现代中国文化中的命运及对策等问题。文章认为,经典化乃是传统戏曲实现现代化转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由于“非典”,话剧舞台一度处于沉寂状态。但“非典”一过,它立刻恢复了活跃,先是“2003大学生戏剧节”连续演出了近30个大小剧目,继之是北京人艺于8月8日开始演出《北街南院》的轰动。这不仅让处于寂寞时期的观众从舞台上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也启发我们思考了很多问题。 戏剧离不开现实生活 “非典”刚过,北京人艺就演出了《北街南院》这样一个讲述“非典”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故事的戏,说它是“急就章”也可以...
五、社会功利性的戏剧批评 中国现代戏剧自产生之日起,便承载着沉重的功利倾向,成为改良社会、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这是不争的事实。 1921年,由汪优游发起,沈雁冰、欧阳予倩、郑振铎等人参加,组织了民众戏剧社,在成立宣言中,他们明确地指出: “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戏院在现代社会中确是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又是一块正直无私的反射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