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各体文学 >>> 中国诗歌文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诗歌文学相关记录1268条 . 查询时间(1.453 秒)
新时期以来,祖国形象抒写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与多涵义特点。在“我属于祖国”和“我热爱祖国”共识性认知基础上,蒙古族诗人们写出了祖国形象的繁复多变:既具有“日常性”与“神圣性”特质,又兼有“流动性”与“恒定性”样态。祖国形象抒写具有根性意义,表明蒙古族诗人对祖国的多种认同,更是超越民族身份限定的共同体意识的彰显。
清代八旗驻防属军事建制,其科举参与方式在历史演进中曾屡遭阻滞。嘉庆年间驻防八旗科举的本地化最终完成,驻防士子与汉城士子由此共享教育环境及教育内容。这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了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并最终使驻防士子及其诗歌创作渐趋“儒化”。驻防旗人科举出仕带来地域间的流动,其诗作也随之呈现出多维化图景。驻防八旗的科举参与方式推动了驻防旗人诗歌创作的生成与延续,也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巩固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我和毛毛》是一组对话式的童诗组诗,它起源于诗人蓝蓝回望童年和故乡时,对于“时间流逝的悲伤和诗歌的信赖”。全诗由62首组诗组成,以“我”和“毛毛”两个女孩男孩的视角,串联起如风如花般的乡野少年相伴成长的点点滴滴。这里有一往无前的天真无邪,有贴近大地的质朴生活,有童真童趣的游戏精神,更有小小的心灵对世界的好奇、对生命中苦难的共情、对离别和死亡的伤痛。这组作品,将童年、儿童放在了更广阔的历史与人生舞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诗歌研究史”(05JJD750.11-44011)成果。
文献编纂著作《中国当代诗歌史编年纪事》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规划项目。该项目是以中国当代诗歌“史实”为记录线索的年度大事记,也是从编年纪事的角度长期追踪完成的一个诗歌“史事”的资料整理工程,自2004年开始启动,一年一编,拟在一定时限内(如十年左右)断代结集出版的多卷本史料编纂集成。
新诗在不同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名目——白话诗、新诗、现代诗、现代汉诗或当代汉语诗歌等。本书通过介绍十二位新诗名家,引导读者鉴赏新诗经典文本,掌握百年新诗发生发展的主体脉络,深入了解新诗的特质、审美风格、艺术魅力及其与古典和西方诗歌的联系与区别。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诗歌迎来语言的审美转向,“拒绝隐喻”的诗歌语言风暴甚嚣尘上。作为“朦胧诗人”之一的杨炼,在其出国后仍旧醉心创作,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将笔触最大程度地深入人类处境的诗歌艺术追求。杨炼的海外诗歌充分呈现了语言的内在张力所创建的韵致深远的诗意空间,诗人精于运用隐喻并融入个体经验的生命体验,创造了不同于国内诗坛倾向平面化叙事性风格诗歌语言的“后朦胧”诗语,取得了独有的艺术成就。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诗歌迎来语言的审美转向,“拒绝隐喻”的诗歌语言风暴甚嚣尘上。作为“朦胧诗人”之一的杨炼,在其出国后仍旧醉心创作,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将笔触最大程度地深入人类处境的诗歌艺术追求。杨炼的海外诗歌充分呈现了语言的内在张力所创建的韵致深远的诗意空间,诗人精于运用隐喻并融入个体经验的生命体验,创造了不同于国内诗坛倾向平面化叙事性风格诗歌语言的“后朦胧”诗语,取得了独有的艺术成就。
王溥是五代宋初政治家、史学家。其史学著作《唐会要》《五代会要》开创了新的史书体例,保存了大量唐五代典章制度史料,《周世宗实录》亦为两宋史家所重视;其所著诗文二十卷,大多散佚,今传世者仅有数篇。
王船山历代诗歌评选的起讫时间比较模糊,几部年谱和当代学者对其评选时间有所涉及,基本确定了历代诗歌评选的时间开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左右,但对其评选时间下限则众说不一。经过考证,笔者认为船山《唐诗评选》主体部分的成书,应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到康熙十一年(1672年)之间,最晚不迟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而《古诗评选》《明诗评选》则基本同时或者稍后。
台湾新诗史回归期(1972—1983)以正视现实、肯定明朗、关怀乡土、拥抱民族为主要特征。其成因则与诗作风格丕变、文学论战四起、诗社诗刊涌现、空前外交变局四点密切相关。彼时诗人积极思考自我身份及过往诗潮流弊,扬弃了“世界性”“超现实性”“纯粹性”等现代主义主张,改朝“民族性”“社会性”“世俗性”等现实主义路线发展,进行书写与行动的双重实践。以抒情诗见长的张错(1943—)、席慕蓉(1943—)、方...
1940年代中期,袁可嘉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观点,并称穆旦为“最彻底”的新诗现代化的追求者。从袁可嘉的诗歌理论入手,可讨论穆旦1940年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袁可嘉的 “新诗现代化”理论建立在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相一致的非线性时间观上,可谓在新诗创作中追求一种“戏剧性综合”(drama-ticsynthesis),而穆旦的诗歌则充分体现了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诗歌戏剧化探索的努力。在穆旦的诗...
受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动影响,这一时期的诗歌观念越来越注重表情达意等及物性、实用性功能。为了抒写时代变动所产生的新情感、新经验、新内容,诗歌中出现了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诗体规范、审美规范的新语句、新意境、新文体等“非诗化”因素,产生了突破、反叛古典诗歌传统的趋势。然而在“非诗化”的同时,诗歌革新者们还要考虑其创作是否是“诗”的问题,因此不断地提出各种诗歌审美标准,对其创作进行“诗化”规约。晚清...
渡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生于嘉义,却视澎湖为故乡,对澎湖有一种特殊和莫名的感觉。2009 年出版的《澎湖的梦都张开翅膀》是诗人书写澎湖的诗文结集。从诗人其他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生命的看法、对自我的期许,可说明诗人深感孤独并有一种遭受冷遇的感觉;借用巴什拉对水这种物质的想象,可发现诗人把身后也想象为一个旅程。孤独和梦想似是相连,诗人因梦想而生活在世界的幸福中,而澎湖就成为诗人精神回归的乐园;但诗人的作品...
将从主体、语言和他者等概念来论述臧棣诗歌的修辞特征与精神向度,可揭示出其诗中能指作为一种“拟幻”的基本面貌。臧棣诗中强烈的语言意识表明了他的写作是建构在语言构成之上的抒情主体对语言符号秩序的一种回应。也就是说,主体不仅反映出语言他者的欲望形态,还体现了对语言他者的质疑与搏斗。他特别挪用“解释”的语式来对建立在启蒙理性基础上的符号法则基本运作形态进行清理。臧棣展示了能指无限滑动的诗歌形式,从而虚拟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