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各体文学 >>> 中国诗歌文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诗歌文学相关记录1268条 . 查询时间(2.347 秒)
《清诗话考》(图)     《清诗话考》  蒋寅  清诗       2024/4/15
图:《清诗话考》。
《三曹诗选》(图)     《三曹诗选》  余冠英  曹操  曹丕  曹植       2024/4/15
本书由余冠英先生选注,初版于1956年,重版于1978年。重版时增选了曹丕《十五》一首、曹植《离友诗》二首,为了与后编的《汉魏六朝诗选》《唐诗选》等一致,又对体例、格式做了较大改动。重版之后,该书精选曹操、曹丕、曹植诗作共83首,其中曹操8首,曹丕21首,曹植54首。该书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及建安文学都极有帮助。
《张裕钊诗文集》是王达敏先生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近代著名作家张裕钊的诗文汇集。张裕钊是桐城派大家,与吴汝纶齐名,是继曾国藩后最为杰出的古文大家之一。他们诗文集包括《濂亭文集》八卷、《濂亭遗文》五卷、《濂亭遗诗》二卷和《濂亭集外文辑存》。
李商隐的诗文创作历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推崇,其人生遭际令人感慨和同情。本书将李商隐研究与文学史研究相结合,试图通过李商隐的诗文来探究李商隐幽微的心灵世界。此书分上、下、附三编。上编以李商隐为例,讨论了以探索心灵世界为核心的研究与文学史学科的关系问题,下编则是对李商隐其人及诗文的论述,附编收入相关研究文章。
本书以大历年间的诗歌创作为研究中心,这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而大历诗风指的则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这批诗人的生活由开元盛世转向安史之乱之后的惨痛,因此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的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大量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理,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
《清代诗学史(第一卷)》内容包括鸟瞰整个清代诗学文化性格和历史特征的导言以及论述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诗学的六章正文,既有历史进程的整体观照,也有具体诗论家的细致评析。相比前人以单一的观念史视角考察清代诗学的批评史、诗学史著作,《清代诗学史(第一卷)》的研究首先立足于诗学文献的细致梳理,融观念史、批评史、学术史于一体,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下,对清初诗学的历史进程、现实指向、理论品格及对后期诗学的影响作...
本文发表于《文史》2010年第2辑。《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诗赋略”所收录的图书,在《七略》《汉志》所收录的六略图书当中具有一个特殊的地位。与六略所收的《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五大类皆具有先秦的渊源,皆经历过秦朝的“焚书”灾难相比较,《诗赋》大体上是新出的一类,所以,可以说是“新书”。既然是新书,没有旧贯可依,自然就具有一个图书与学术上定位,分类方面的创新问题。
历来论新儒家,均集中于他们在哲学上的表现,说明他们与胡适等人的文化观有何不同,很少注意到新儒家在文艺思想上的重要性。重岗则以新儒家中的徐复观先生为主线,一方面以之对比胡适、鲁迅、周作人、废名,一方面又以徐先生和熊十力、钱穆、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阵营中的人做对比。层层辩诘,以逼显现代诗学当如何建立这一主题。如此往复对比辩难,读者读起来可能会吃力些。但盘根错节处,其实适足以见他奏刀砉然之趣。
中国新诗创作和诗学探索,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近几十年的寻找,曾向原苏联寻找,找到的是一种模式和程式;也向西方寻找,发现从横向上体认文化民族根性进而推进积极的诗学汇通,才有活力;再走下去,又从原来主要处于中西诗学碰撞转向“本土”与“全球”关系的文化的情境之中。
论著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诗状况为考察对象,侧重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写作观念的更新以及诗歌群体与个案研究等方面,剖析了近二十年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身份的转变、艺术自主性的增强和诗歌批评话语的演化。全书既有对诗歌现象的全面扫描,又有对写作问题的深度质询,充分展示了当代诗人的创造活力。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当代新诗的评论,内容涵括如下几个方面:对女性诗歌的持续关注,诗歌文本细读和诗人论,对诗歌新现象的观察等。论题的选择大多源于作者的阅读偏好,而非生硬的学术构想,所以虽无体系,但见敏锐与洞察。作者既是诗人,也从事文学研究及批评,她对诗歌界的现象观察,对“当下文学史”的觉知,构成特定的写作方式。
这是关于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佛典关系课题的最新研究。从学术史上看,这一课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初梁启超引起的一场学术争论。笔者曾仿照季羡林教授的《〈列子〉与佛典》,撰写并发表《〈孔雀东南飞〉与佛典》一文,提出《孔雀东南飞》中有三个元素可能与佛典有关。一是孔雀起兴,二是以鸳鸯为焦刘化身,三则是焦刘故事本身。进一步研究发现,胡适在1920年代对《孔雀东南飞》与佛教关系的论述基本上占不住脚。
傅宇斌教授《祭词词:清代词人的身份认同与词学演进》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文章认为:祭词词即祭祀词神之词,是清代中期以后才出现的一类词作,其创作非常鲜明地受到祭诗诗的影响。祭词词主要有三次较大规模的创作,分别是道光元年吴中词人戈载、朱绶等人的祭词词唱和、道光二十六年雷葆廉发起的祭词图题咏、光绪二十三年王鹏运与其弟等人的祭词词唱和。
《吾炙集》为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所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由现传的版本可知,其选取诗人(除去重收的)有21家,诗作245首。有关此总集已有近代的徐兆玮(剑心)、张继良(南祴)、邓实、留玉以及当代的蒋寅、孙之梅、朱则杰、张晖等学者研究。他们或专门对《吾炙集》进行概述,或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读各种文献,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段公案——即“《吾炙集》是否收王渔洋(士祯)诗”。此公案最早由王渔洋提起。王氏...
清代壮族诗人的农事诗具有多重书写向度与情感指向。一是通过对壮乡农事活动的呈现与描述以表达其同根意识与乡土情怀;二是揭示清末壮乡农事遭破坏的社会根源以抒写其家国情怀;三是反映其以民为本的农耕伦理观念。清代壮族诗人的农事诗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多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