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 汉语词汇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汉语词汇相关记录180条 . 查询时间(2.637 秒)
汉语四方方位词“东”、“西”、“南”、“北”,应该是一个自足的完整的造词系统,但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假借”系统。“东”的造词关键在于“日”、“木”,而“日”、“木”的取象和意象则准确而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成词的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这些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不仅决定了原始汉人在给汉语四方方位词造词时的顺序性、层次性,而且也反映了现代汉人运用汉语四方方位词习惯称序的延续性、历史性、科学性。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的特殊性、合理性甚至艺术性,是不能够简单地据“形”论“形”而从语法形式上找到充分而满意的解释。唯一正确的释读途径则是:从词汇意义出发,从词汇意义的关系意义出发,从词汇意义的关系意义所形成的意义网络关系出发,才有可能理清“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头绪,才有可能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汉语  词类研究       2008/3/26
引言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
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汉语  短语  分类       2008/3/26
一 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乎特别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
论歧义的制约     歧义  制约       2008/3/26
本文从语义和语用方面归纳出所谓的假性歧义(35种)格式,重点讨论所谓的歧义语句是如何通过自身因素来消除歧义。 对歧义的制约,大致有五个方面,①语感上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②语境频率上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③句法结构本身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④限制词的次类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⑤词的组合对歧义语句的制约。
零 引言 0.1“形+动态动词”,指的是形容词带动态动词“了、着、过”等。 0.2我国语法学界对“形+动态助词”现象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形容词带上动态助词后便具有了“动性”,带有“动作的意味”。例如,黎锦熙(1824)认为,诸如“你的胡子却也白了许多”“孩子大了,今年要请个先生”中的“白、大”,由于其后添附了“了”,“这就可以证明:它们不但在句法...
汉语中的主位与子主位     汉语  主位  子主位       2008/3/26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汉语语法学界一直重视对汉语中主位(Topic)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讷和汤生提出的汉语是主位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的观点(Li&Thompson,1976)。然而李讷与汤生的主位仅是一个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单位。而本文认为:主位不仅是话语分析单位,而且是一个句法分析单位。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一、主位是汉...
词的语境义与功能义     语境义  功能义  辞书释义       2008/3/26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汉语词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境义,是在语义搭配中体现的;二是功能义,是借助语法结构关系来体现的"所谓词的/功能义0,是指词/在特定语法结构中的意义0,即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这种功能义的提取,必须凭借词语所处的语法环境,即词的/语法结构0"由于词的功能义自身具有语义!语法的双重属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语言实践中,词语的所有的意...
“救火”一词说古道今     现代汉语  语言文化       2008/3/26
 “救命”是命被救,等于说挽救生命;“救火”不是火被救。就词语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救命、救人”这一类型更为多见,比方“买菜、卖花、送信、取款”等等都是。然而,“救火”说法自古有之。这个语言形式,最早见于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著的《国语》。如:“于是吕甥、冀芮畏偪,悔纳文公,谋作乱,将以己丑焚公宫,公出救火而遂杀之。”题目中的“一词”,是个笼统说法。严格地讲,“救火”应称为“词语”。因为,即使现...
文章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就如何监测与搜获新词语的问题提出若干意见。全文包括三个部分:从“粉丝”说起;关于跟踪相对新词语的问题;新词语监测工程及其实施方略。
汉语称谓研究十年     汉语  称谓       2008/3/26
汉语称谓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这一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拟对此作一回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重视研究的实用性。研究者以《汉语学习》、《语文建设》为主要阵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汉语称谓,提出要规范新生称谓,纯洁汉语词汇。有的称谓词使用模糊不清,研究者讨论了正确的书写形式和用法;有的对误用、滥用的称谓词进行纠正;有的称...
《诗》训零补       训零补       2008/3/26
古人有云“诗无达诂”,此言虽过,变道出其事之难。自汉迄今,为《诗》作训者众矣。有诸说并存,“未知孰是”者[①];有各执一端,“递相非笑”者[②];有新训迭兴,犹无确解者。今不揣浅陋,作零补数条,或助、正旧说,或增以新见;至若“新见”与旧说偶同者,乃鄙人孤陋寡闻、翻检未周所致,幸勿以为抄窃者也。 1.星:晴 《yōng@①风·定之方中》“命彼官人,星言夙驾”。 郑玄笺:“...
本文通过对“目/眼”“足/脚”等8 组同义词在中古时期变迁递嬗情况的分析,试图就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文章认为:词汇史有别于训诂学,二者不应混为一谈;中古词汇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兴趣和力量集中于疑难词语考释的现状亟须改变;常用词语演变的研究应当引起重视并放在词汇史研究的中心位置,此项工作前景广阔,但难度很大,需要几代学人共同努力,以期逐步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
近十年对词类活用的研究     词类活用       2008/3/25
一“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作出正确解...
周荐君的新著《汉语词汇结构论》①即将问世。打开书稿,粗略翻看,立即感觉到了书里浓浓的新意。凭第一时间获得的印象,最突出的感觉是以下三点。其一,建构新。全书共分十三章。光看目录,可以知道,跟经常见到的词汇学著作相比较,本书半数以上的章目是新的。有六章,在别的词汇学著作里可以看到类似的语言片段,即:第一章,“引论”;第二章,“字、语素、词”;第三章,“单纯词的构成”;第四章,“由词根和词缀结构成的合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