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 汉语方言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汉语方言相关记录214条 . 查询时间(2.609 秒)
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背景,对晋语方言的口语成语--四字格进行考察。方言四字格是一种特殊的构式,其核心意义是“描绘人、物、场景的形貌、声音、行为、心理、环境等”,因此具有描绘性、述谓性,围绕核心义还有多种意义。部分四字格理据性较弱;词形基本固定,而在方言内外有一定的变异性。四字格是一个构式群,大构式中又包含子构式。文章具体分析了几种四字格构式,并讨论了填加成分在构成四字格中的作用。
在中国南方部分民族语言中,名词存在生命度的认知范畴。这一范畴就标记方式而言具有多样性。根据标记对象所属或所依附词类的差异,标记方式可以分为自标和他标两大类。自标可以细分为名词词头、名词复数标记、名词指小标记、名词性别标记、名词施格/对象格标记五小类;他标可以细分为第三人称代词、人称代词领属标记、指示代词复数标记、疑问代词、数词、量词和动词七小类。
通过汉语方言极大声调库藏的声调音高表现,看到声母性质影响声调音高存在5种类型。汉语方言声调音高主要受声母的历史性质因素的影响;声母对后接元音音高的降低效力按全浊声母>次浊声母>次清声母>全清声母递减;声调音高按声母性质发生的清浊分化、全清次清分化、全浊次浊分化分属不同的层次。声母影响后接元音音高在有久远历史的声调语言中和非声调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舌尖元音的强摩擦现象是汉语方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舌尖元音的声学性质和音系地位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对而言,有关舌尖元音的摩擦程度、出现的环境、以及音系归属等问题都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舌尖化程度较高的合肥方言为例,探索舌尖元音的性质和音系地位。声学研究表明:合肥方言的几个舌尖元音的共振峰轨迹相对稳定,说明它们均为单元音。同时他们又带有明显的摩擦性...
汉语处置句主要有两大基本类型:一是“介词型”,使用“把”“共伊”(闽语)等介词或介宾型处置标记;二是常说的“复指型”,句末或句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形式,如“他”“佢”等。此外,方言中还存在上述两种基本类型的混合形式,本文称为“混合型”。
南京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南京方言自魏晋始,渐次从吴语演变为江淮方言,现属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洪巢片。由于南京自古历史地位重要,其方言也受到语言学者的关注。明清以来,南京方言研究成果丰硕,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能够为南京方言的语音、韵音以及历史演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贝罗贝、宋娜:保定方言时间前置介词“投”及其历时演变——兼与普通话后置介词“之前”比较。本文探讨保定方言表示两个顺序事件的时间标记前置词“投”。普通话的“X+前(之前)”中的“前”是后置介词,冀鲁官话保定方言与其对应形式是前置介词 “投+X”。如例 (1),“投”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即在已经提及的事件之前的某一个时间。
皖南吴语铜泾片中有一类特殊声母,来自于中古的“从邪澄崇禅船群匣”声母字,听感上有时像是清送气塞擦音tsh-/tɕh-,有时又像是浊擦音z-/ʑ-(逢低调)或清擦音s-/ɕ-(逢高调)。关于这类字的记音尚存在争议,本文以皖南吴语铜泾片的新博方言为代表点,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类特殊声母的性质、来源、演变机制以及进一步音变的方向。
中国东北地区,曲艺非常发达,几乎把东北话带到了全国每个角落,但是学术研究上的东北话,跟文艺世界的东北话形成悬殊的反比、强烈的反差。考虑到具有区别于北京官话的重要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将东北官话独立成区,给东北官话的调查研究带来了重要契机。以往汉语方言分区分片,主要凭借材料储备相对丰富的语音条件,而语法、词汇方面的特点说得很少,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相对来说做得还很不够。直至今天,...
是非型正反问句是汉语方言里的一种特殊问句。它虽然具有与是非问句类似的结构形式,但表现出正反问句的性质:它对应于普通话、方言中的正反问句,在答语上要求选择“正”或“反”的形式作答;语义上只能表示无倾向性的询问;能够与其他正反问形式共存并用,但在语用目的、语气强弱及适用范围上有所不同。是非型正反问句是正反问句向是非问句过渡的产物,在汉语方言中有广泛分布。
昆明方言“挨”有动词、与事介词、处置式、被动标记和连词五大类用法,其下分别下辖12个小类用法,包括:动词“挨”的“接触义”“承受义”“磨蹭义”;与事介词“挨”的“受益”“指涉”和“相与”三个关系子系统等等。我们对比“挨”各个用法的语义功能和出现的句法环境与条件,分析“挨”的两条语法化路径以及演变源头动词“挨”在语义虚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挨”在虚化过程中的语音渐变规律和音变逆转现象...
学者一致认为,当代汉语方言中“X+标+果+Y”差比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格式,标记词介引属性谓语而不标记比较基准,体现南方方言固有的“属性谓语+基准”语序。这种句式广泛运用于闽南话,罕见于古代文献或其他方言。其实,这种差比句在闽语莆仙方言也是存在的,而且由于比较标记来源于能愿动词,更有特殊的类型学意义,只是目前未见系统的研究。
龙溪羌语的人称范畴     人称范畴  实然  非实然  龙溪羌语       2022/3/8
文章介绍了南部方言龙溪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与羌语南部方言桃坪话和蒲溪话一样,龙溪羌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与桃坪话和蒲溪话的人称范畴不同的是,龙溪话的人称标记除了与体有关以外,还与实然和非实然有关。文章从这个角度,分析龙溪羌语中不同形式的人称标记。另外,与其他接触汉语的羌语方言相比较,龙溪羌语仍然保留了人称的单数,并且没有消失的迹象。
安徽舒城方言中有三个完成体标记“得”“着”和“得着”。其中“得”使用范围较窄,“着”和“得着”更为常用。舒城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有泛与专之分,“着”是广泛性完成体标记,“得”“得着”是消极性完成体标记。
不少客家话单数人称代词存在领格形式“ηa^1(我的)、ηia^1(你的)、kia^1(他的/她的/它的)”,学界对此关注较多,不过其语源探究目前分歧较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后认为:1)多数学者所指出的其音变是合音音变的意见是正确的,符合方言事实。2)参与合音(初次合音)的语素不是“家”,也不是“个”(的),而是亲属称谓词前缀“阿”(与单数人称代词合音),合音后其音变结果类推到非亲属称谓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