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法律史学 >>> 中国法律思想史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法律思想史相关记录231条 . 查询时间(4.25 秒)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寻求中国社会变革的文化资源和理论依凭的历史。借助民本观念,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围绕救亡图存进行了民本观念的民权化改造,意欲以民权改良或者变革社会,但没有达到目的。凭借初步民权观念,现代中国的思想家们(主要是共产党人)以民生为本,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初步成就。从民权信仰再到民生理念,一种内在一致的法理逻辑和人权演绎,奠基于新民本观念之上。它糅合民权观念,构成了与以人为本相呼...
韩非和法家     韩非  法家           2009/2/10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曲礼》上) 法家的社会背景这样做,是可能的,因为小国封建社会的结构比较简单。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以血亲或姻亲互相联系着。在理论上,各国诸侯都是天子的臣,各国内的大夫又是各国诸侯的臣。但是在实际...
中国古代法的起源问题,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最为普遍的是认为古代中国最初的法律来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部族之间的战争,即所谓“刑始于兵”。本文从质疑“刑始于兵”为基础开始展开,论证了该观点解释中国古代法的起源的片面性,提出通过“礼”来研究中国古代法的形成的新视角;文章接着从本体上阐述“礼”,从而说明“礼”本身所具有的法律性质;最后,本文从不同层次的两方面考察了“礼”的功能,从而得出全文的结论:从祭祀之“...
【出处】《人权:从世界到中国 》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版 一、中国人权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最初表现形式是民权1、中国古代重民思想不是人权观念中国社会在进入近代以前,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创立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然而,总体说来,中国古代先哲们精心雕琢、缜密论证的思想体系都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不可能产生与近代民主制度相契合的人权观...
普通法宪政主义断想     普通法  宪政主义  断想       2008/12/8
一、从自由主义到宪政主义从自由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是个后发国家。后发国家可以具有后发优势,但也可能面临杨小凯先生曾经讨论过的后发劣势。固然,当现代知识分子寻找匡时救国之道时,他们所发现的西方的自由主义理论,已经高度成熟而系统化了。于是,自由主义的学术,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介绍和引进。面对来自西方成熟的自由主义理论,不加分析的中国自由主义者肯定会放弃思考的责任,甚至权利。因为,既然人家的思想体系...
行政补偿思想的形成与财产权利观念的历史变迁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勾连性。在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财产权利观到“财产权伴随着义务”的相对财产权利观的历史变迁中,国家的征用权得到承认。行政补偿,作为征用制度的伴生制度,在“无正当补偿便不能剥夺”的理念下得以萌芽和发展。
关于宋慈和《洗冤录》     宋慈  洗冤录       2008/10/15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献中,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可能是当今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种。2000年以来,宋慈和《洗冤集录》的故事先后被香港和大陆的电视台不止一次搬上电视屏幕。放眼整个中国古代传世文献,受到电视媒体如此广泛厚爱的也是屈指可数。这当然和刑侦电视剧本身具有的故事性以及当前中国社会法治实践有着密切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宋慈和洗冤录的价值。事实上,以宋慈《洗冤集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司法检验成就堪称世...
关于中国古代税法的几个问题     中国  古代税法       2008/10/15
1、税种中国古代的税收种类主要有田赋和人丁税,合称赋役。田赋按田亩征收实物或货币,人丁税按人头摊派劳役或征收实物、货币。与田赋相比,人丁税要复杂一些。一、人丁税大部分都是劳役,而且按人头摊派,只要是成丁(成年男子),无论贫富,都必须亲身服役。汉代以后允许交钱代替,但没有钱的仍须亲身服役。二、不断被合并或转嫁。如汉代的人口税有算赋、口赋和更赋三种,到魏晋时合并为单一的户调。到唐代中期两税法改革时,户...
傅斯年先生曾经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却颇能发人深省。尽管法律史界的同仁们都愿意把法律史学科划归到法学门类,但其实大家内心里也都十分清楚,再怎么说法律史也摆脱不了和史学的干系。既然摆脱不了干系,那就得按照史学的规律,重视史料问题。从学术上讲,有着数千年传统和知识谱系的中国古代史无论在哪个方面都相对较为成熟,史料的鉴别和使用也早己形成了一定的规矩,因而搞中国古代法律史的除了那些压根...
汉代法律考述     汉代  法律  九章律       2008/10/15
第一节 《九章律》之沿革一、"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刘邦举兵入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此后言高祖"德政"者,无不及此,研究汉代法律,也无不始自"三章之法"。那么,"三章之法"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史记会注考证》引梁玉绳曰:《汉书·刑法志》曰:汉兴,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又考惠帝四年始除挟书律,吕后...
胡汉民立法思想述论     胡汉民  立法思想       2008/10/14
胡汉民作为南京国民政府首任立法院长,其立法思想,对立法指导思想、原则、方针、内容、目标、守法及制度立法思想的阐释,奠定了国民政府的法制基础。1928年10月8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任命胡汉民为立法院院长,从就任到辞去这一职务,胡汉民虽在任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却在中国现代立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立法院院长任上,胡汉民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和社会需要,提出了系统的立法思想。立法用人思想 胡...
胡适的人权思想     胡适  人权思想       2008/10/14
胡适在现代中国文化革新中的重要地位已为世所公认。他关于当时中国的重大社会、政治、文化、思想问题的自由主义观点无不具有开风气招榛莽的作用。他的自由主义人权观是本世纪上半叶人权思潮的最高峰。他在《新月》杂志上掀起的人权问题讨论成为本世纪几次人权讨论热潮中最引人注目、最具有理论意义的一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旗手。由严复所引发、由陈独秀所开创的自由主义人权思想路线终于在胡适这里...
就法学而言,有若干特点使得它与其他人文以及社会科学学科相区别。最突出的特点可能是,在中国,法学本身就是一个当代学科。古典时期,我们虽然也有律学,但是,与西方罗马法以降的法学相比,明显地缺少超验的价值诉求,与此同时,不存在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以及处理纠纷和案件的官员选任标准上的非专业化等等也阻碍了一个职业化司法阶层的兴起。法国著名汉学家爱斯嘉拉(J. Escarra)曾这样评论道:在西方,法律总是被尊...
梁启超的人权思想     梁启超  人权思想       2008/10/13
在近代中国人权法思想史上,梁启超的人权思想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提出人权是人人生而应有的权利;强调人权的法定化和实有化;高扬人权的平等性和注重人权的对应性;而且开创了团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思想路线。他将人权民权国权纳入团体主义和国家主义框架的做法,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可以说他所称道的团体主义国家主义在将近一个世纪中一直在人权思想领域占据主导的甚至有时是垄断的地位,而且这一历史...
民国时期的法律家群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中华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律职业家阶层。由于受到民国动荡的政治形势和严酷的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群体的法律思想呈现出开放、多元、复杂的特征,法律家们在运用西方的法治理论来改造中国法制现实的过程中,其研究触角已经涉及到近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其理论思维已经将纯粹的西方法治理想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但其主要的学术观点往往是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