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商业经济学 >>> 商品流通经济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商品流通经济学相关记录356条 . 查询时间(1.096 秒)
2010 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 规划制定年。“十二五”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要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要 继续加速进行,物质文明要进一步提高,这一切离不开能源保障。国际上,石油、煤炭 等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使得人们担心能源供给不可持续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 ...
2008 年房市泡沫破灭引发了美国自大萧条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金融全球化也加剧了危 机传播,不久便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市场依 赖度很高,因此中国经济也经历了严峻考验。经历过2007 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中国房地 产市场开始出现调整。在2008 年第一季度,全国70 个大中城市的房屋平均价格增长了11%, 但是到了第四个季度增长率降低到只有0.5%。2...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上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出口流向和进口来源 比较稳定,特别是出口市场十分集中。中国从东亚经济体进口中间品,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 组装成最终产品,然后向欧美出口,这种独特的生产、销售网络导致了中国对欧美保持巨额 顺差,同时对东亚保持高额逆差。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是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两个 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在参与对外贸易方面能力较弱,而集体和私营企业正在迅速成...
在美元逐步成为主导性国际货币时,货币之争美国是赢家,其它参与国是输家:最终美 元主导了国际货币体系。在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后,汇率之争美国是赢家,其它参与国是 输家:美国降低了外部赤字,德国外部账户恶化,日本外部盈余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资产 泡沫与经济萧条。货币之争或汇率之争“无赢家”和“无输家”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进入新世纪伊始,我国中央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随后相继出 台了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并最终形成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05 年至今,我国中央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以促进区域发展为目的的发展规划, 通过区域政策的实施使一部分基础和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形成具有带动作用 的增长极,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大多数经济的财政体制需要兼顾促进经济增长、预防和治理经济波动、改善收入分配以及治 理污染。30 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尚不明显, 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污染问题也不严重。当时的财政体制在总量上,以及结构上 都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任务。现阶段,维持经济增长之外,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周期,益发严重 的收入分配,以及日渐恶化的环境污染都需要税收工具和...
本文试图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失业回滞现象,并对其进行解释。 文章首先用单位根方法考察了修正失业率的波动形态,结果发现,它存在一定的 记忆功能,初步证明了失业回滞迹象。进一步,我们用就业弹性分析方法强化了 对回滞的验证。基于经济周期不同波段的比较分析表明,在萧条周期中产出回落 对就业的遏制能力要远大于繁荣周期中产出增加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从产出回落 到就业回落的传导速度也明显快于从产出...
本文的测算表明,如果劳动收入比重在“十二五”期间能由2007 年的42%左 右提高至2015 年的50%左右,则居民收入占GDP 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7%上升到60%,居 民收入将实现倍增。但劳动收入比重的提高既有可能引起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中国企 业丧失低成本优势,抑制经济增长;又有可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有利于经济增长。问题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效应哪个更加显著,这实际...
在“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惯性释放”、“外部环境恢复性改善”、“消费高 位运行”以及“市场型需求上扬”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步入了稳定复 苏的轨道之中,呈现出3大特点:1)实体经济高位回落趋稳,呈现“前高后低”, 但各指标的回落幅度大大低于预期,宏观经济趋稳的力量全面显现,经济复苏的 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运行步入常态化区域;2)在实体经济依然处于 持续复苏、还没有步入高涨阶段时,...
产业发展函数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化机制,能够从国民收入弹性 和相对价格替代弹性视角进行长期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化的的经验研究。中国经济具 有强劲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已经并且将继续采取轻纺工业化、重化工业化与 高加工度化同时并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从货币政策和对标题通货膨胀预测的角度构建了中国基于价格上涨惯性 权重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与国内现有计算通货膨胀惯性的研究不同,本文通过环比价格增 长率计算其惯性,从而避免了同比增长率指标可能对惯性的高估。通过与传统的剔除法核心 通货膨胀以及与标题通货膨胀进行对比,本文发现基于惯性权重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 膨胀的领先指标,对短期标题通货膨胀的变换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而具有较高的政策参...
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中国已接近或到达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刘易斯转折点”。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面临者劳动力成本的较快上升。本章讨论了“刘易斯 转折”阶段一个非常重要、但在既有公共政策制定与讨论中往往被重视不足、且 在体制改革推进方面仍缺乏有效突破口的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我们提出, 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有效应对刘易斯转折点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一旦通过户 籍制度改革将城市户籍所对应的公共...
进入2010 年以来,随着“富士康跳楼”事件的逐步升级,中国劳动争议和劳动者权益 保护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中国劳资纠纷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只不过在 30 年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当中,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和国有企业 改制等原因造成中国经济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 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劳资关系问题。目前中国劳动争议的基本状况是怎样...
本文基于劳动报酬快速上涨的背景,首先讨论了中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在 三大地带之间的优势比较,我们发现20 世纪始东部地区在各个行业的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 较大优势,可是近年来这种优势被中西部地区所赶超。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大多 数行业比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更具有优势,我们认为这一论证从侧面反映出东部地区看重劳 动力成本变动的企业需要产业转移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在对产业转移进行实证...
本文主要就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和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分析的结论表明,从我国出口的外部需求基础、贸易互补性优势、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 以及我国内部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差异来看,虽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我国某一行业的比较优势,但不会从根本上限制我国制成品贸易的发展空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