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相关记录128条 . 查询时间(3.781 秒)
李明君,女,1981年生,中共党员,山西祁县人,副教授。2013年中南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同年入职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电子系。主要讲授《电子电路CAD》、《通信原理》等课程。目前,主持国家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Organic Electronic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微纳分子电子学、低维纳米材料和器件物理学。
邱雷雷,湖北孝感安陆人,博士,中南大学特聘副教授。2021年3月博士毕业于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机与电脑工程专业,师从导师IEEE Fellow祝雷教授。研究方向为微波/毫米波器件、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超材料与应用,主要包含滤波器、移相器、宽带天线、相控阵天线、超表面等。已在IEEE Trans. Microw. Theory Techn., IEEE Trans. Antennas and Prop...
罗衡,男,湖南衡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2015年分别获中南大学 应用物理学理学学士学位和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学位。入选 World top 2% scientists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新一代移动通信射频电感元器件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预研领域基金、173计划子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横向课...
刘永昌(Yong-Chang LAU),马来西亚籍华裔,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物理系。2016年至201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进行博士后研究并获选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19年至2021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任特任助理教授,2021年11月加入物理研究所怀柔研究部HM-03组。
黄永刚(Yonggang Huang),男,美国国籍,固体力学家。1962年11月生于北京。1984年获北京大学学士,199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冠名讲席教授。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017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他是美国固体力学领域75岁以下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中文章引用率最高的学者;是二十年来(1998-2017)世界固体力学领域文章引用率最高的学者...
默罕默德·贾马·迪恩(Mohamed Jamal Deen),加拿大国籍,电子工程与应用物理学家。1955年6月生于圭亚那。1982年获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杰出教授、加拿大首席科学家。200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以及加拿大皇家学会艺术、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07和2012年当选为印度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至2017年任加拿大皇家学会科学院院长。
宋世巍博士,副教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沈阳市拔尖人才,辽宁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曾昱嘉,深圳大学教授,博导,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物理系访问教授、合作博导,德国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 (HZDR)合作博导。200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08-2015在鲁汶大学先后担任博士后与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维磁性与光电材料及自旋电子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Natu...
黄惠珍,1977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导。199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2006年,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拉夫堡大学访学一年。2006年起在南昌大学工作。2014年受聘为南昌大学“赣江青年学者”。 指导的本科生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得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和...
窦雁巍博士,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参与完成了国家863项目“轿车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用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陶瓷粉体与薄膜纳—微米离子尺寸与形态控制”、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SOC多孔硅绝热集成热敏元件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截止目前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2部。
侯丽丽,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1.光响应分子开关与分子马达;2.新型光调控光电子器件的制备与测试;3.先进功能材料(量子点/二维材料等)在传感和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陈晓龙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新型二维材料电子器件的设计、制备和物性测量。在基于二维材料晶体管、中红外光电器件等研究方向取得开创性进展和突破。近年来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Nano Letter等权威期刊上发...
陈鹏博士于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17年-202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访问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研究员。陈鹏博士主要从事后摩尔时代基于二维半导体沟道材料的高性能、新原理纳米电子器件构筑和相关集成电路技术开发。近期代表性创新成果包括:室温激子化二维半导体二极管器件、横向超晶格和量子结构的制备等。至今已在相关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包括...
陈凯,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教授,2021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任深港微电子学院产学研教授和未来通信集成电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领域:1.前沿器件物理、器件结构与设计、器件建模和工艺集成,包括量子计算4.2K-10mK超低温CMOS器件的物理、建模和RF/模拟电路,硅光集成,神经形态类脑人工智能(neuromorphic AI)元器件,以及三维(3D)器件的结构与设计等;2.电子元...
刘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电子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博士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15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刘仿博士在微纳结构光电子器件的研究中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Optica、Scientific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