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雷达工程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人物 雷达工程相关记录135条 . 查询时间(2.599 秒)
杜兰:1980年3月出生于陕西宝鸡市。博士、副教授。分别于2001年、2004年和2007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6年3月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2007年9月起在美国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统计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理论及在雷达目标识别方面的应用。发表论文近30余篇,其中,SCI检索近10篇,...
李军:1972年1月出生于陕西咸阳市。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获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11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访问一年。主要研究方向:阵列信号处理,MIMO雷达,量子定位。 电话:88201022 E...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陶然教授,1964年11月生,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安娜堡密西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一年。研究领域为现代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雷达系统与技术、复杂网络理论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张锐研究员,研究方向:机载雷达发射系统和电源系统。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1997年至1999年,在日本宇都宫市松下电子应用机器株式会社,从事在恶劣条件下微波发射机可靠性研究。包括高压二级管和高压变压器表面漏电引起绝缘失效的机理和绝缘灌封技术的研究;高压变压器的开关特性及对MGT的影响;微波产品的EMI对策和可靠性研究;微波产品的电磁场分析;产品(电源板等)的散...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岳焕印研究员,研究方向:干涉SAR信号处理与应用。曾先后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和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于2002年获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雷达遥感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电子所副研究员。曾参加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新型成像雷达对地观测机理及地物参数反演研究”、国家863项目“多模式全极化干涉雷达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以及中科院创新项目中有关干涉SAR的研究工作,主持国...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刘小军研究员,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雷达系统与技术。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2001年毕业留所工作,现为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2004年至2005年期间,曾作为中组部第五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内蒙古科技厅挂职服务一年,任厅长助理。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73”课题以及中科院创新课题。现作为负责人开展一项"...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尤红建研究员,研究方向:遥感图像处理。科研成果: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一直从事遥感图像的应用处理,近期主要研究SAR图像的几何精校正、遥感图像的精配准、SAR图像的变化检测和专题信息提取。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创新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成功了SAR图像模拟、SAR几何精校正...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梁淮宁研究员,研究方向:极化SAR成像;SAR雷达定标技术。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极化SAR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九.五”期间极化SAR三维成像技术的预先研究;小卫星成像雷达内定标技术研究。承担全相控阵体制SAR雷达内定标技术研究。跟踪和研究国外相控阵体制SAR雷达内定标技术。目前,主要从事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信道平衡技术研究;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内定...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赵凤军研究员,研究方向:雷达系统、射频微波技术。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先后参加并完成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机载聚束SAR偏流角和PRF模拟源、机载聚束SAR波控机、机载SAR系统雷达接收机、L-SAR雷达接收机、星载SAR雷达接收机、机载SAR内定标器、干涉SAR雷达接收机和微波组合等项工作。现在担任星载SAR模拟电路副主任设计师并负责雷达接收机的研制工作、...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娄晓光研究员,研究方向:微波成像技术、雷达图像分析及地学信息提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的研究及其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实时嵌入式系统、高速DSP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雷达图像分析及地学信息提取;卫星星上数据通信技术。科研业绩:1996年“机载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机载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沈汀研究员,研究方向:高分辨率SAR系统技术、天线稳定平台及高精度运动补偿技术研究。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从1990年开始在电子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天线稳定平台研制和运动补偿方面的工作。先后参与了X波段机载SAR系统天线稳定平台的研制、负责L波段机载SAR系统和星载SAR模样机机载校飞两个系统的运动补偿部分的设计研制以及机载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系统天线稳定平台控制...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张志敏研究员,研究方向: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侧重于数字系统研制。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参加过多个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项目的研制工作,侧重于数字电路的设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齐向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星载SAR系统仿真、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和成像新体制。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从事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仿真、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成像新体制和SAR系统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极化SAR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过预研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863重大专项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和研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完成研究报告多份。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洪文研究员,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及其应用。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和成果简介: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研究经验。曾作为主要参研人员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重点预研等若干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合成孔径雷达理论基础、系统开发、图像理解分类及其应用、电子防护等。目前主...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洪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合成孔径雷达定标及定量遥感应用。从事专业领域科研情况及成果简介: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定标及其定量遥感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工程研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经验。曾作为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预研、知识创新、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许多项科研和开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