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
搜索结果: 76-82 共查到人物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相关记录82条 . 查询时间(1.887 秒)
柴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为飞秒激光技术及其应用。先后承担或参加了“国家攀登计划”、“863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的工作;承担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
金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光通信及光检测技术、智能仪器及控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射频技术。曾参加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攀登预言计划、天津市重点基金和天津自然基金及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担任项目负责人6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0篇被EI收录。
孙义和,194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LSI/VLSI测试方法学和可测性设计,多媒体VLSI设计技术,网络和数据安全VLSI结构。自1984年以来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被EI收录论文6篇,被ISTP收录论文5篇,被INSPEC收录论文9篇,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一次。
徐平,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光学与二元光学、光无源器件、信息光学。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课题等8项。在《中国科学》、《Optical Review》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50篇学术论文;其中30多篇被美国的《SCI》、《EI》等国际著名检索收录。
乔学光,1955年5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纤维光学、光纤传感、光纤通信及光电子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物理学报》、《SPIE》、《光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35篇。获国家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阮双琛,男,1963年10月生,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超快光学、光纤激光器、放大器、光子晶体光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
李艳和,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从事光通信、光网络、半导体光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收录SCI论文22篇,收录EI论文24篇,收录ISTP论文7篇。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