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相关记录128条 . 查询时间(1.378 秒)
华平壤,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包括微波光子学、集成光学以及5G通信。与国内多个研究所和企业合作开发若干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功能器件,力争产学研结合。并作为负责人主持建设了:(1)微纳光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高标准的,多功能的净化工作平台,配备了电子束蒸发/磁控镀膜机、光刻机、质子交换炉和精密抛光划片设备等光波导器件加工设备;(...
唐春玖,教授,女,汉族,1971年2月生,江苏东海人。2004年在国外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1998年至2000年,主要从事薄膜电子发光器件制备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上海市教委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五项其中包括一项重大项目,上海市“启明星”项目一项和上海市科委课题两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近十年来一直在国外从事化学气相...
沈健,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先后从事先后从事铁电薄膜结构及电性能研究、微波磁性光子晶体、负折射系数材料、磁性薄膜超快磁矩操控的动力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微波铁氧体材料及器件的研究。产业化经历:曾任广东成电华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从事LTCC(低温陶瓷共烧技术)相关电子元器件及组件开发,异相材料匹配技术(技术已应用到产品量产中);...
吴国光,男,吉林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2012年获得吉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基于德国大型超高真空集成设备(分子束外延/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表面界面特性、半导体光电子及电子器件的制备研究。2012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InN基近红外发光器件的制备,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受邀在国际氮化物会议做邀...
于晓梅,教授,研究领域:微光机电系统,生物微机电系统,纳机电器件。目前主要从事微纳机电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于MEMS技术的非制冷红外和太赫兹焦平面阵列及其成像技术研究;超材料功能元件及其在红外和太赫兹成像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微悬臂梁式生化传感器及其与CMOS电路的单片集成技术研究;硅基纳米结构和器件的制造技术研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
于民,副教授。从事辐射探测器技术,集成电路工艺模拟研究,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1篇,会议论文30篇。200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玉超,研究员。研究领域:类脑计算、智能硬件、忆阻器。长期从事类脑计算研究工作,迄今共发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IEEE EDL等期刊和会议论文70余篇,SCI引用3800余次,6篇文章入选TOP 1% ESI高被引论文,多篇论文入选封面、年度论文、编辑精选等,另撰写中英文专...
王润声,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开设本科生基础课2门、研究生专业课1门。已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50余篇专业顶级会议IEDM/VLSI和顶级期刊IEEE TED/EDL论文。应邀作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0余次。获中国专利授权30余项、美国专利授权10余项。相关成果被列入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指南(ITRS)。获2013年美国IEEE电子器件青年科学家奖(IEEE EDS Ear...
唐克超,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材料生长、器件设计和制备流程等层面的创新,结合多角度表征和定量模型分析方法,致力于解决前沿微纳电子器件的核心问题,推动高性能存储和传感技术的应用。
孙雷,副教授。研究领域:半导体物理 新兴器件设计和实现 有机器件和电路设计。于北京大学获得学士(1997年),硕士(2000年),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博士后工作站(2003年至2005年),留校任教(2005年至今)。
孙仲,研究员。长期从事阻变存储器(忆阻器)相关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研究经验,包含底层的器件物理、材料,及上层的电路、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等方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及IEEE T-ED等期刊,申请PCT专利1项(2019年意大利年度最佳专利)。担任IEEE EDL、IEEE T...
刘力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阻变存储材料与器件、类脑神经形态材料与器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论文累计他引1000余次,获得30余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4项美国授权专利。主持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
刘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新型逻辑和存储器件,微纳电子器件模型模拟,纳电子器件与电路协同设计。 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并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任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2018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贺明,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雅”青年学者。2011年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3年9月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17年7月受聘成为佐治亚理工学院Research Scientist,2018年6月进入北京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新原理信息材料与器件、多感知融合新原理器件、有机半导体超低功耗器件等方向的研究,迄今...
黄芊芊,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新原理器件及其应用。研制出多种新机理超低功耗器件,打破了国际上硅基隧穿器件的亚阈摆幅纪录,实现了国际领先的综合性能水平,相关成果被列入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指南(ITR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