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 汉语音韵 >>>
搜索结果: 46-51 共查到人物 汉语音韵相关记录51条 . 查询时间(1.039 秒)
高本汉(1890~1977)     汉语方言  汉语音韵       2008/3/18
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瑞典汉学家。早年利用汉语方言调查材料,写成《中国音韵学研究》,中国引起极大反响。1936年由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成中文。以后高本汉又进而研究上古音,陆续写了《分析字典》、《诗经研究》等书。后来研究金文、甲骨文。在1940年发表《汉语文字》。最后著作比较重要的有《汉语音韵史纲要》,算是总结。
李无未,男,汉族,生于1960年9月,吉林省敦化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延边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198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唐作藩教授专修汉语音韵学硕士课程。2000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延边大学中文系讲师。1991年10月调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94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月任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2000年1月晋升为教授。200...
黄笑山,男,1953年06月出生,湖南湘潭人。1969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0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01月到郑州大学中文系工作。1992年任副教授,1996年11月任教授。曾任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许慎研究会理事,中原客家学会理事。民革河南省委委员。自选并独力承担过数项省、国家教委、国家社科等科研项目,参与承担一些省、国家规划重点图...
冯蒸,教授,男,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汉语音韵学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代表性论著有:《汉语音韵学论文集》(1997)、《〈说文〉同义词研究》(1995)、《〈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五代宋初重纽韵演变》(1998)、《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是复声母的几个问题》(1998)、《论〈切韵〉的分韵原则:按主要元...
杨剑桥,男,汉族,上海市人。1947年1月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韵学会理事。主要是汉语史,汉语音韵学,汉语训诂学,汉语文字学,汉藏比较语,中国语言学史,同时涉猎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对外汉教学,辞书学,少数民族语言等。论文《关于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的几点思考》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中国学术名著语提要》(语言文字卷)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
刘宝俊,1958年1月生。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兼及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现代汉语方言等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合编论著10余部。主要研究成果有:《秦汉帛书音系》、《冬部部归向的时代和地域特点与上古楚方音》、《论原始汉语“二”的语音形式》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