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国际动态 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901条 . 查询时间(2.222 秒)
控制调节系统是风电机组的“大脑”。它要对风速变化马上做出反应:若起风暴,在必要时就要关闭机组或必须立即决定如何调整转子叶片,以达最佳发电状态。 德国弗朗恩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所(IWES)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一套可靠的仿真系统,可根据风电机组制造商设计和测试的要求,模拟任何可以想到的实际运行环境,对海上风电机组复杂的控制调节系统在实验室进行测试,以便在投产之前发现和改正软件和硬件错误。与现有的解...
据《西日本新闻》报道,最近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名誉教授松下照男先生在现有低温超导输电电缆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电缆制造过程中超导线材的缠绕方法,成功开发了阻抗更小的高效超导输电电缆。
利用超导体的巨大潜力来发展风能,是欧盟资助的新项目SUPRAPOWER的研究目标。带有超导体的发电机可以将功效提高到10兆瓦,同时减小体积与重量;另外,相比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永磁风力电机,超导体电机仅需要不到其1%的稀土。因此超导体可以使风机设备高效、稳固、简洁,并可大大节省原材料、降低建设、运营与维护成本、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比利时法兰德斯大区政府宣布将大幅增加对比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的投资。初步将投资1亿欧元,为IMEC兴建450毫米晶圆半导体生产洁净车间,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帮助其扩展投资到10亿欧元,用于开展450毫米晶圆半导体技术研发。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2年12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普渡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项极为应景的新发明:一种外形如同一颗圣诞树一样的新型晶体管,其重要组件“门”(栅极)的长度缩减到了突破性的20纳米。这个被称为“4维”晶体管的新事物预告了引领半导体工业和未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潮流。该研究成果将于12月8日至12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国际电子元器件会议上以两篇论文的形式提交。
北京时间2012年7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体育场大小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本月制造出人类历史上能量最大的激光脉冲。2012年7月5日,192束激光融合成一个紫外线激光脉冲,产生500万亿瓦特峰值功率,这比美国在任何特定时刻内使用的总电量还要高1000多倍。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宣称,他们打算用真空替代硅电子设备作为电子传输媒介,据此研发出的新式真空管有望突破摩尔定律的藩篱,彻底改变电子学的面貌。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携手,首次将半导体芯片嵌入光纤中,制造出一种具有高速光电功能的新型光纤,这种光纤可用于改善通讯技术和其他混合光电技术。相关研究将发表在本月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全息电视技术成为业界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世界各国也都在全息电视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全息电视就能够出现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近日,比利时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一种全新的实现方案,或许很快就能够将真正的全息图像呈现到人们的面前。
来自瑞典歌德堡的查默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以碳纳米管来填充采用硅穿孔技术(TSV)连结的3D芯片堆栈,效果会比铜来得更好。TSV是将芯片以3D堆栈方式形成一个系统,而非将它们平行排列在电路板上,以提高芯片之间通讯的速度;但遗憾的是,目前用以填充硅晶孔洞的铜,却会导致热膨胀的问题,因为铜遇热会比周围的硅材料膨胀更多。
英特尔于2011年12月15日(北京时间)凌晨时候宣布将对公司的四大部门进行合并,组建该公司全新的移动通信部门,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加速追赶竞争对手,因为目前英特尔在相关市场上还未获得真正发展。
科锐公司于日前宣布将扩大今年秋季推出的对LED照明生产商的支持服务,添加两项科锐TEMPO™服务。新增的TEMPO™(热学、电学、机械、光度及光学)散热模拟和光度测试服务服务能够帮助LED照明生产商排除设计障碍,加速LED照明产品的普及。
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已于12月15日宣布已在中国安徽省芜湖市投产一座现场大规模制氨工厂,为三安光电旗下子公司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提供超高纯度氨气。工厂位于三安光电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高亮度LED制造基地,年产2000公吨气体,是全球首座也是规模最大的超高纯氨现场制气工厂。
近日,日本斯倍利亚(Nihon Superior)有限公司突出展示其独特SN100C无铅焊料在回流焊接工艺中抑制铜腐蚀的更出色效果。针对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各种低银和无银不含铅焊料的索赔和反索赔日益增多,这引起了Nihon Superior的关注。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1年11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神奇材料”石墨烯“墨水”,首次使用普通的家用打印机打印出由石墨烯制成的柔性电路,最新研究突破有助于科学家们大规模廉价制造出可穿戴的电子设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