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效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效学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2.14 秒)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孔德新教授课题组近期在《J Exp Clin Cancer Res》(IF=11.161)发表题为“Hydroxychloroquine synergizes with the PI3K inhibitor BKM120 to exhibit antitumor efficacy independent of autophagy”的文章,报导了羟基氯喹以非自噬抑制途径与PI3K抑...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孔德新教授课题组近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273)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报道了两种联合用药自组装仿生纳米体系的构建及抗肿瘤效果。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上海药物所科研项目“新型纳米载药系统克服肿瘤化疗耐药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由药物所李亚平、于海军、尹琦、张志文、张鹏程等完成。
2021年10月2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全文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主持的CHANCE-2研究成果:对于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急性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High-riskNon-DisablingIschemicCerebrovascularEvents,以下称“HR-NICE”)患者,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比氯吡格...
2021年10月12日,上海药物所“药学前沿承嘏讲坛”第三十九讲在承嘏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应邀作了题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的专题报告。药物所学术所长耿美玉研究员主持报告会,20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会。
2021年10月18日上午,医院临床心理科与日间手术室、麻醉科、药事部等部门合作,在日间手术室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单次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快速治疗抑郁”这项新技术,疗效显著,1小时评估达到临床治愈目标。
当一小部分肿瘤细胞(称为持久性细胞)在化疗中存活下来时,癌症就会复发。在使用治疗药物时,这些细胞大部分是不分裂的(非循环持久性细胞),但有一个罕见的亚群(循环持久性细胞)能在治疗期间增殖。近期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持久性细胞耐药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Nature》期刊上,标题为:“Cycling cancer persister cells arise from lineages with...
近日,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李后开教授团队在国际微生物学期刊Gut microbes(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高效产乙酸菌Desulfovibrio vulgaris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Desulfovibrio vulgaris, a potent acetic acid-producing bacterium, attenu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
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HIF-1α直接导致实体肿瘤缺氧进而导致肿瘤增殖、转移和产生多重耐药性。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组织的低氧微环境导致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肿瘤低氧微环境激活的治疗性前药可以克服化疗药物低疗效的缺点。同时将荧光分子修饰到前药分子上能够利用荧光信号实时报告药物的释放情况,跟踪监测治疗效果。缺氧作为实体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会引起...
近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高飞主任医师团队,与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生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引导纳米药物治疗结肠癌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Programmed Size-Changeable Nanotheranostic Agents for Enhanced Imaging-Guided Chemo/Photodyna...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肖海华研究员课题组自2017年底建组以来,围绕高分子铂类药物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设计合成了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载体,并利用这些载体包载四价铂形成高分子四价铂纳米药物,通过四价化和高分子包载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增加了药物的细胞摄取;提出了高分子/药物协同增效机制,解除了细胞毒化机制;开发了高分子载药体系来干扰耐药基因、抑制耐药蛋白、增加链间交联,阻断了 D...
2021年8月2日,中国原研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迎来新进展,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随机入组一位受试者,完成该项目大中华区首例患者给药。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病例涉及多个省份,防控形势严峻。8月1日,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与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共同携手,针对近期病例特点,坚持三因制宜、辨证施治的中医理念,制定了《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呼吸道传染病)指南》(夏季版)(以下简称“指南”),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近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鹿振辉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阐明中药复方治疗过敏性哮喘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发现加味玉屏风散可减轻过敏性哮喘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介导的气道炎症。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JCR分区 Q1)上发表。研究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免疫系教授何睿、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葛广波的技术指导和...
2021年7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单剂量的“卫星—V”疫苗就能引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显著抗体反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