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通信技术 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 雷达工程
搜索结果: 361-3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记录1768条 . 查询时间(4.03 秒)
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2021年7月7日晚,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主办的“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线上学术讲座顺利举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助理教授Yuanwei Liu(刘元玮)应邀做主题报告分享,此次活动由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岳新伟副教授主持,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所长李学华教授致欢迎词。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企业界和我校师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线...
高精度频率传递在时间频率计量、基础物理研究、卫星导航定位和射电天文观测等领域有着重要且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基于卫星链路的频率传递(包括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和GPS载波相位观测)稳定度只能达到10-15@ 1d,无法满足现代原子钟的传递比对需求,且也无法为有频率同步需求的应用提供短期稳定度。以光纤为媒介的频率传递具有损耗低、可靠性高和噪声可主动补偿等优点,是目前精度最高的频率传递手段。
2021年6月26日至28日,第八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方工业大学举办。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00余所高校的15000余名学生参与。经过校级选拔、省赛比拼,共有1400余人进入全国总决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获得本次大赛本科组唯一1项特等奖,并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和优胜奖2项,此外,我校还获得优秀组织协同奖。
日前,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奖结果揭晓,我院光网络团队(沈纲祥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研究生陈浩作为第二发明人)的授权专利“一种光与无线FiWi网络带宽恢复方法及装置”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值得一提,该专利也进入了今年的“金银奖”答辩环节,在通信技术类中,全国仅有20个专利进入最终答辩环节。该专利为团队和中天科技产学院合作的成果,此次获奖体现了双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质量和成效。
日,市教委公布了2021年市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名单,重庆移通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获批。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是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计划在2019-2021年间,分年度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本次通信工程专业入选重庆市级一流本科...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 2020 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赣府发〔2021〕12 号),公布了2020 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学院赵军辉教授团队的项目成果“认知无线网络功率控制与性能优化研究”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光纤时频相同步研究中取得进展,提出了一种过零检测和优化控制策略的绝对相位标记技术,标记精度达到皮秒级,并成功应用于光纤远程站点间的时间、频率与相位的同时同步与相干传输。该技术解决了相位同步中的相位差漂移、相位模糊性、初始相位不确定性以及传输延迟的校准等关键问题,并显著提升了秒脉冲(PPS)时间同步的RMS精度至百飞秒级、峰峰值抖动至...
近日,我校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梁应敞教授团队荣获2021年度IEEE通信学会Stephen O. Rice Prize(莱斯奖)。该奖项奖励国际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通信汇刊,简称IEEE TCOM)的年度最佳论文奖,每年最多授予一篇论文。本次获奖论文题目是《Modulation in the Air: Bac...
东芝剑桥研究实验室(Toshiba’s Cambridge Research Laboratory)展示了超过600千米长的光纤的量子通信。这项工作利用了一种称为双波段稳定的技术,它标志着量子加密通信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在大都市区之间信息安全传输等领域。如何通过长光纤传输量子位是构建量子互联网的挑战之一: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如温度波动会使纤维膨胀和收缩。这会使编码过程中光纤内碎弱的量子位作为 弱光脉...
2021年5月20日,第11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首都挑战杯”)在北京科技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校内选拔、材料评审、项目答辩等多轮考察,电子系本科生刘坤瓒、陈宇豪、于子涵、朱结奥四位同学完成的作品《智能超表面辅助的6G无线通信》最终获得首都挑战杯特等奖(指导教师:戴凌龙)。首都挑战杯每两年举办一届,该作品是清华大学在本届竞赛信息技术领域中获得的唯一一个特等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随着5G商用的大规模部署,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探索研究,各国都希望在下一代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2021年5月14日,美日两国领导人已经联合发布公告称美国和日本将共同投资45亿美元,开发被称为6G或“超越5G”的下一代通信技术。2021年6月6日,中国信通院IMT-2030(6G)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正式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
由安徽省2家企业—国盾量子、问天量子参与编制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2018年通信行业重点项目)及《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测试方法》(2018年通信行业一般项目),近日获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准发布,成为首批量子通信行业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实施,为验证量子通信领域产品和系统的有效性提供了参考,同时通过实现不同设备组网和网络间的有效链接,将加速量子保密通信的商用化进程,推动量子通信产业...
近日,软科发布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在华中科技大学上榜的37个世界一流学科中,共3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分别为能源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和通信工程。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通信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7、全球第9。
近日,“第八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省赛获奖名单揭晓,计通学子在2021年5月9日上午进行的湖南省省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的优异成绩。“第八届 ‘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共同主办,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组织承办的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
2021年度陕西省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日前结束。经学会各会员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共评出获奖项目1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廖桂生教授牵头的“多通道电磁信号匹配聚焦的非线性解耦理论方法”及刘英教授牵头的“雷达低可见目标电磁特性分析与调控研究”项目获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姜文教授牵头的“无线移动终端天线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