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农村经济学 >>> 农村产业经济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村产业经济学相关记录154条 . 查询时间(1.769 秒)
近期,笔者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广汉、绵竹、中江、蓬安、资中及南溪6个县(市区)开展了水稻生产情况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农民种稻效益、政策需求,了解稻谷产销形势、风险隐患。大家普遍认为,当前水稻生产总体稳定,尤其是稻米品质不断提高,为满足居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种稻成本提高、谷价下降、效益不佳, 严重制约了稻谷产业的持续发展。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成立全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的通知》(教发司〔2020〕29号),公布全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名单。经济管理学院钱贵霞教授入选。
2020年1月21日,教育部社科司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我校共获得11项规划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其中我院占据3项,均为青年基金项目,他们分别是彭继权博士的《多维视角下农民工相对贫困动态测度及协同治理研究》、裘莹博士的《数字经济的产业诱导效应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微观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和陈苏博士的《南方多熟制粮区化肥减量化政策效果与农户响应...
近日,由我院华岳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生唐雅琳(原我院本科生)及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成程助理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风险投资如何影响城市创新 — 基于政府引导基金的工具变量分析”荣获2019年度《产业经济评论》最佳论文奖。本次获奖论文共13篇,其中最佳论 1篇,优秀论文奖12篇。颁奖授予仪式于2019年12月7日在西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第六届中...
2019年12月3日,第二届中韩乡村振兴论坛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韩国驻华大使馆、韩国驻北京企事业单位以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论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李成贵院长、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金泓相院长分别致开幕辞。本次论坛聚焦产业融合和归农归村两大主题。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
近日,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薛庆根教授团队完成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江苏实践》由经济科学出版设出版发行。该书是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系列丛书之一。
2019年11月6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颖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文慧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邓州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调研考察。李颖津、李文慧一行详细了解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邓州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杂交小麦科研、产业化进展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情况,现场调研了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和基地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并听取了院小麦中心主任赵昌平研究员对基地有关情况的汇报。李颖津指出,邓州杂交小麦产...
2019年10月16日,广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东省政府迎宾厅举行,张虎副省长主持大会,并宣读专家委员会名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荣休教师李江帆教授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并接受马兴瑞省长颁发的聘书。该专家委员会委员共38人,其中北京和外省委员15人,广东省内专家23人,其中中山大学4人。
2019年7月25日,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副巡视员赵振业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邓州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调研。赵振业副巡视员在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后指出,邓州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项目是京豫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工程的实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邓州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力争早日建成。
自2015年“首届中国藜麦产业(长春)高峰论坛”召开以来,我国藜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藜麦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藜麦在产业扶贫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作物学会将于2019年9月4日-6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第四届中国藜麦产业(张家口)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域内专家分析藜麦产业发展现状,探讨藜麦产业发展方向,推动藜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
2019年4月19日,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长江经济带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结题验收会在扬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教授,张洪程院士,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高中琪,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易中懿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段留生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卫建研究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研究员,...
近日,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结果正式公布,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共有519项成果获奖,一等奖98项,二等奖155项,三等奖259项,成果普及奖7项。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获奖总数较上届增加5项。获奖成果分布情况为:管理学院4项、人文与经法学院4项、马克思主义学院4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
为完成农业农村部的水稻产业调研任务,笔者于2018年11月中下旬与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一道,深入泸县、中江、广汉等3县开展了座谈与实地走访。有关水稻生产技术模式、品种结构、稻谷产销、产业化开发、生产效益、农业补贴等已经形成了专门报告上报农业部种植业司。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四川水稻生产具有四大热点问题,在分析了各自存在的原因后,提出了技术对策建议,供各地参考。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我校钟晓敏教授负责的《财政学》、王俊豪教授负责的《产业经济学》2门课程入选。2018年,全国共有801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本科教育课程690门。浙江省本科高校共入选11门课程,我校入选课程数量在浙江省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我国广大高校顺应慕课建设潮流,促进互联网等教育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重要形...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我校首次获得一等奖,取得历史重大突破。本次我校共有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智能化环境下战略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完成人:陈信元,李增泉,朱红军,朱凯,饶艳超)获得一等奖、《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成果完成人:田国强,夏纪军,常进雄,冒佩华,陈旭东,杨有智)获得二等奖。所获奖成果是学校长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