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缺陷心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缺陷心理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602 秒)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病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以及言语混乱),阴性症状(如积极性降低、表达能力下降),认知缺陷(如执行功能、记忆能力和心理处理速度受损)。氧化应激过度、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调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包括三种异构体:位于细胞质(SOD1)和胞外(SOD3)的CuZnSOD,存在于线粒体中的MnSOD(SOD2)。...
共情(empathy)是个体能够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的共情存在缺损。述情障碍(alexithymia)代表个体识别与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下降,也普遍发现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然而,人们对于共情、述情障碍与分裂型特质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为此,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NACN Lab)的王毅博士和陈楚侨研...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抑郁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最常出现的两种心理问题。已有研究发现,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会呈现不同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状共存模式,即低症状、PTSD症状为主、抑郁症状为主以及PTSD合并抑郁症状。理解创伤后症状表现模式异质性的生物学基础,对于创伤相关心理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后期精准化干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
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这种困难不能单纯地归因于智力水平、视敏度问题以及不当的学校教育。拼音文字研究表明,听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引起DD的底层机制之一。快速听觉加工缺陷理论指出,DD加工快速变化或短暂的听觉刺激存在缺陷。时间采样理论也指出,DD的听皮层低频锁相机制存在异常。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林文娟研究组的科研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探讨节律基因是否通过调节炎性因子从而影响神经炎症诱发的抑郁症。该研究的实验动物为周龄10-12周的节律基因Per2敲除的C57BL/6J小鼠以及同品系的野生型小鼠,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通过使用微量注射泵注射脂多糖(LPS)形成神经炎症抑郁症模型,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近日,《走出“心震”带》一书出版面世。《走出“心震”带》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灾后心理援助的长篇报告文学,以近十年来我国“5.12”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天津港爆炸、盐城风灾、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等一系列重大灾难事件为背景,深度揭示了灾难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各界人士遭受PTSD、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肆扰的严峻形势,叙写了以心理所专家为代表的心理科技工作者在灾后心理援助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勇于探索的时代...
情绪预期是一种个体预测其对未来事件情绪反应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精神疾病患者表现出预期未来事件的能力和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受损。该现象被认为是快感缺失的一种体现。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核心症状,然而快感缺失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的探索。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陈楚侨研究组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默认模式网络的内侧颞叶亚系统功能连接的异常不仅在...
临床案例曾报告,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诸如心肌梗塞、化脓性阑尾炎等疾病缺少疼痛相关的反应,即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表现出疼痛敏感性下降。疼痛敏感性的下降可能延误医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躯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致使患者健康状况恶化,甚至威胁其生命,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有关这一现象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相关研究。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疼痛敏感性及其内在的神经机制,有助于加强对患...
因此,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NACN)实验室的陈楚侨研究组与北医六院钱英医生、潍坊医学院王艳郁教授合作考察了多动症儿童在时间、事件和活动结束线索条件下的前瞻记忆表现。该研究招募了28名临床诊断的多动症儿童和28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采用钓鱼游戏任务(Yang, Chan, Shum, 2011)测查儿童在三种线索条件下的前瞻记忆功能。该任务采取经典的双任...
精神分裂症通常与认知障碍共同出现,包括一般智力、注意力、工作记忆、语言流利度、语言学习和记忆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神经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感官门控可以抑制无关的刺激,在信息到达大脑高阶区域进行更精细的处理之前确保其认知的完整性。由感觉缺陷引起的认知缺陷通常以神经心理学测试、神经影像学检查和与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方式进行评估,通常使用的是条...
创伤性事件会增加青少年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行为问题等多种心理疾患的风险。这些疾患往往彼此关联、相互作用,从而成为共病发展、维持的原因之一。现有针对青少年创伤相关心理疾患共病的研究大多仅关注某两种心理疾患之间的关联,忽视了这种关联可能是一种由其他心理疾患造成的被夸大的、甚至虚假的关联。因此,在探讨这类问题时,有必要在方法学上对其他心理疾患予以控制,以期揭示某两种心理疾患之间独立于其他心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执行功能损伤(Executive dysfunction, ED)均是个体经历创伤应激事件后常见的负性心理反应。理解这二者的关系对解释PTSD的心理病理过程和开发有效针对于PTSD的干预手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尽管目前已经发表了大量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但研究结...
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是两种严重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它们有很多相似的临床症状,如社会认知缺损和社交互动障碍等。最新的研究提示这两种疾病可能处在同一个神经发育性疾病的连续体中。感知觉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共享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患者群体中,普遍存在包括视、听、触、嗅等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异常,而这种低层次的感知觉功能与更高水平的情绪、社会性等功能密切相关。除了单通道的感觉加工,跨通...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建新研究组及其合作者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转化分析等方法,在1278名亲历地震的青少年中考察了震后2.5至3.5年间基于症状表现形式的PTSD潜在组别、组别转化模式以及恐惧性与痛苦性心理障碍对组别转化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时间点上,最优拟合模型均由高症状(High Symptom)、再体验/高警觉症状(Re-experiencing/Hypervigilan...
2016年2月20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隋南研究员和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心理学院的Pauli教授联合申请,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的第二届中德成瘾研究双边研讨会在心理所召开,会议主题为“成瘾疾病的转化研究:从基础到临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