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曲 >>> 戏曲史 戏曲理论 戏曲表演 戏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戏曲 中国话剧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085 秒)
中国话剧中国戏曲”这个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为话剧中国是“舶来品”,中国话剧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受到外国戏剧的深刻影响,所以,学术界关于中国话剧的“影响源”的研究,长期以来也大都是将眼光注重在国外、尤其是西方戏剧,探讨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奥尼尔、高尔基、契诃夫等对中国话剧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更有集大成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的出版。而很少有人...
中国话剧中国戏曲”这个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为话剧中国是“舶来品”,中国话剧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受到外国戏剧的深刻影响,所以,学术界关于中国话剧的“影响源”的研究,长期以来也大都是将眼光注重在国外、尤其是西方戏剧,探讨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奥尼尔、高尔基、契诃夫等对中国话剧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更有集大成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的出版。而很少有人...
中国话剧中国戏曲”这个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为话剧中国是“舶来品”,中国话剧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受到外国戏剧的深刻影响,所以,学术界关于中国话剧的“影响源”的研究,长期以来也大都是将眼光注重在国外、尤其是西方戏剧,探讨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奥尼尔、高尔基、契诃夫等对中国话剧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更有集大成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的出版。而很少有人...
2009年11月30日,从新闻出版总署传来消息,我社申报的《二十世纪中国话剧艺术史》(四卷)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史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戏剧从她诞生之日起,从来都不曾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奢侈品,也不是一种纯粹游戏与娱乐的消遣物。历史重负与深广的忧患意识,使它更多地与启蒙相勾连,一脸正经而少谐谑,与政治丝牵藤攀的复杂纠缠成了它无法解脱的宿命。同时,一切唯新,诗歌要新诗,戏剧要新剧,人要做新青年,目的是为着埋葬黑暗、专制、麻木的旧中国,建设一个光明、民主、科学的新中国
 大戏,沈西苓执导,特别是贺孟斧的舞美设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再加该剧的内容涉及两性、宫闱、心理变态等内容,颇具刺激性,所以受欢迎的程度大大超过了《赛金花》,从1937年6月起连演两月不衰,女观众尤其踊跃,轰动了整个大上海。
1907年初,由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用汉语公演了法国小仲马的佳构剧《茶花女》中的两幕,不久后又有王钟声等组织的春阳社在上海公演了《黑奴吁天录》,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正式诞生。迄今,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几代话剧艺术家的拼搏奋斗,话剧已经从一种舶来的西洋艺术,转变成了现代中国的民族戏剧。可以说,从形式到内容,话剧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三) 20世纪中国话剧:由反传统而趋向传统 在20世纪“世界戏剧”大潮中发展的中国话剧,也经过了这样一个“反戏曲传统——回归戏曲传统——话剧与戏曲传统融合”的发展历程。这个发展历程雄辩地说明: 每一个在中国土壤上生了根的剧种都可以找到共同的悠久的历史根源,分享优秀民族传统所给予的巨大财富。[1] 由反传统而趋向传统,因而成为20世纪中国话剧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话剧与戏曲的碰撞和交...
中国话剧的历史脉络     中国话剧  历史脉络  留学       2009/8/4
2007年,中国话剧将走过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迎来它的百年庆典。 遥想一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帝制还没有结束,清朝的统治已是内外交困,岌岌可危。开始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至少让传统的士大夫认识到,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至尊的强国,在国力、教育、科技等许多方面,它已远远地落后于他国。 于是,中国人要放眼世界,要学以致强。一批又一批聪慧的少年,被以国家的名义派往西洋(欧美)、东洋(日本),学...
如果以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黑奴吁天录》等剧为标志,那么,中国现代戏剧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社会摆脱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压迫、取得民族自由和解放的历程,中国现代戏剧走过了一条关注国计民生,不断民族化、现代化的历史。著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王瑶先生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评价,他说:“中国话剧自五四以来的发展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戏剧主题、题材、创作方法以及剧作家...
现实主义,这几乎是一个用烂了的概念,特别是由于是由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再次输入和倡导,愈发显得现实主义成为一只“丑小鸭”。对现实主义忽然现代主义在中国话剧历史上的误解,几乎是一样的。把现实主义说成是中国话剧史上唯一的战斗传统,既显得笼统又缺乏具体的分析和评估;而简单地情绪地否定这样的传统,并不见得是一种理论历史研究的进步。把现代主义戏剧看成是最时髦似乎又是最先进的,起码说明对西方现代派戏剧中国话剧史...
由于地缘和文化交流的渊源关系,在中国话剧诞生期,中国人看到的日本戏剧比西方戏剧多,看到日本戏剧的中国人也比看到西方戏剧的中国人多。正因如此,日本戏剧成为了早期中国话剧效法模仿的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当时也曾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所谓新剧者,日本戏剧也。”[①]“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完全是受了日本的影响。”[②]
中国话剧即将迎来它的百年诞辰的时候,宋剑华先生却在《百年沉浮:20世纪中国话剧运动之反省》(《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以下简称宋文)一文中为它撞响了丧钟,他说:“我个人认为,中国话剧的衰落与消亡是一个历史必然趋势,是一个正在逐渐加速的时间进程。”   这不禁使我们要问:难道几代戏剧人为之奋斗、为之含辛茹苦的戏剧事业就这么消解了吗?此种观点,笔者实难苟同,且觉得有著文商榷之必要。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这也许永远是个真实的描述——在所有严肃的讨论中,不论针对哪位作家哪些作品,无论面对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哪类文体,从国体到文体的现代化进程,永远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语境或论题的应有之义。“现代化”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并几乎总能在对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中,判断研究者思力的深浅和笔力的高下。打开马俊山新近出版的《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初版,以下简称《演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