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批评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文学批评 现代主义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226 秒)
文章旨在研究《血色子午线》①如何展示了暴力与伦理的纠葛,用以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并探讨这部被誉为“美国真正的末世预言小说”暴力背后的普适意义。文章从暴力与伦理的视角切入,指出《血色子午线》揭示了宇宙的意象和一个普适的寓言:生物界的进化与人类的伦理观念存在着纠葛,并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中。相对于浩瀚宇宙长河中的“永恒的暴力”,人类伦理显得是那么脆弱、短暂、不堪一击,这颇具有后现代、反历史的意味。文章关...
在西方强势思潮的裹挟下,后现代主义成为一种文学时尚。比如将历史碎片化,将崇高解构,将意义平面化等等。人们趋新求变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这种思潮认知背景却是惟西方马首是瞻的。与欧美中心论相对存在的是我们是边缘和边陲,这就是人们所批评的边陲思维论:我们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话语权,价值取向用的是别人的坐标系。
女性在历史上一直是被压抑的性别,她们被定义为男人的“附属”、物化的“第二性”、男权社会的 “他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女性定义为缺陷的存在,基督教文明下的女性是囚禁在屋子里的天使,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之父培根把女性比作男性征服的对象。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女性以前所未有的批判力登上了历史舞台,解构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男权社会。在文学领域,女性在开辟自己特有的文学传统的同时,也在书写着女性独有的躯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一1941)既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她极为重视小说的形式和技巧,在她的作品中,一方面融合了西方绘画、音乐等艺术手法,即将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运用于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简·弗莱克斯(Jane Flax)在一文中尖锐指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与社...
【正文】   20年来有关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资讯已大量引进中国,学界对其内容已有相当的了 解。本文拟从背景、动机、策略、后果等心理社会学方面对其加以剖析。后现代主义思 潮和人文理论的立场是极端相对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但其否定真理和实在的主张,包含 着对自身正确性的肯定。当理查•罗蒂说“不存在真理”时,此断言本身就已成为另类 真理表达,即相当于说“‘不存在真理’是...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阐述后现代思维方式的转变及物理学背景,揭示后现代思维方式与现代思维方式的不同及实现后现代思维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 【正文】    自1979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出版了《后现代状况》一书,后现代主义思想正式进入哲学讲坛,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迅猛发展。由于后现代思想出现的领域广泛,涉猎的思想极其庞杂,所以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      后现代主义       2007/8/29
今天,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并没有被广泛接受甚至没有被理解。对它的某些抵制也许来自人们对它所涵盖的作品不熟悉,这些作品可见于各类艺术中:例如,约翰·阿什伯里(JohnAshbery)的诗,以及更浅显的口占诗(talkpoetry),它们的出现是对60年代那种复杂的、反讽式的、学院派的现代诗的反动;建筑方面则表现出对现代建筑特别是对“国际风格”的纪念碑式的建筑的反动,罗伯特·温图里(RobertVentu...
摘要:本文检讨了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一种有争议的观点认为,这三种理论对实证主义的缺陷以及当代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新方法提供了相关的视角。本文对这些视角在社会学研究中的经验性和概念性运用进行了讨论。有些这类运用涉及反常倾向,性别,媒体和文化等社会学领域的著作。最后探讨了这三种理论视角对社会学家思考他们所讨论的社会学学科边界及疆域的启示。 关键词...
史书美的《摩登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 ,在2001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刊行。此书的前身是作者在1986-1992年游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师从胡志德和李欧梵教授攻读比较文学时的博士学位论文,成书后厚达四百多页,计有三编、十二章,采用后殖民主义的分析框架,从全球与本土的交叉语境 (overlapping contexts) 出发,细察中国...
内容摘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理论家,他的理论既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又有明显的后现代理论痕迹。究其原因在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借鉴了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后现代主义者的一些理论成果。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美]大卫·格里芬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12·00元) 现代化迄今为止仍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追求的目标,实现现代化是为了获得现代性,然而就在我们力图获得现代性之时,现代性在它的发源地却变成了一个问题。它被怀疑、拷问、批判,成为亟待超越的对象。《后现代科学》一书的作者们就认为:“尽管直至最近,现代一词还几乎总是被当作赞美之辞或当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