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子电路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技术 微波技术 敏感电子学 微电子学 仿真技术 超导电子技术 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 电子束、离子束技术 红外与夜视技术 电子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电子技术 太阳能电池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43 秒)
2022年11月10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黄维院士和陈永华教授团队通过离子液体醋酸甲胺(MAAc)创造性地制备出长期稳定的钙钛矿印刷油墨,应用于制备图案化的丝网印刷钙钛矿薄膜和全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博士研究生陈畅顺、硕士研究生陈健鑫、韩虎忱和博士研究生晁凌锋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为本文第一作者通讯单位。
近年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生忠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多次创造柔性以及刚性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目前仍是柔性和刚性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的保持者(Energy Environ. Sci. 2015,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5/ee/c5ee02155c#!divAb...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称OSCs)是一种转化太阳能为电能的新型器件,评价其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能量转换效率(简称PCE)。目前,研究人员将聚合物或小分子作为电子给体材料和富勒烯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制备的OSCs都取得了超过11%以上的PCE。近年来,为了改善富勒烯类受体材料在吸收光谱和分子能级调制上的困难,研究人员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非富勒烯类电子受体材料上,开发应用了多种高性能的电子受体材料,例如聚合...
为了在理想的光频范围内扩展硅太阳能电池的低反射特性,设计了一种由球型微纳米颗粒周期排列构成的光学微结构。利用球型微纳米颗粒结构表面良好的抗反射特性,扩展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超低反射特性。首先采用Mie散射理论研究了单个球型硅颗粒的散射特性;进而使用MEEP仿真软件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多个颗粒构成的周期性二维光学微结构的光反射特性,分析了球型微纳米颗粒的周期数、半径、间距对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
首次采用飞秒超短脉冲激光(≤35 fs),研究其对硅太阳能电池的损伤阈值。与相同波长的连续激光对比,飞秒激光的损伤阈值略高。这一结果不同于纳秒或皮秒激光,主要是因为当加热脉冲时间相当或小于电子-声子耦合时间时,非热平衡效应显著,热传导现象不再满足Fourier 定律。在实验中采用了光束整形技术,首次采用强度均匀分布的激光研究损伤阈值。此技术能减小高斯激光中心光强过大造成的实验偏差。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贾锐研究员带领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异质结背接触原型太阳能电池(2cm×2cm)。异质结背接触(HIT-IBC)电池作为高端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一种,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及产业化工作进展迅速,除欧洲外,韩国、日本等已于近两年启动了该款电池的研究计划,在大投入和产业界的助推下,进展十分迅速。微电子所...
黑硅是一种低反射率的硅材料,和常规的硅材料相比它具有超强的吸收光线的能力,可用于太阳能电池产业。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电子设备研究室(八室)夏洋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原创性提出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制备黑硅材料。该团队利用自行研制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装备项目、方向性项目支持)制备了多种微观结构的黑硅材料,在可见光波段黑硅的平均反射率为0.5%,与飞秒激光制备黑硅的反...
日前,中科院微电子所在新型Al2O3表面钝化研究上取得突出进展。良好的表面钝化对于提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十分重要,传统晶体硅电池常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SiNx:H薄膜,除了能够降低反射率以外,还对Si电池的表面进行了较好的钝化。然而传统SiNx:H薄膜对晶体硅的表面钝化效果有限,因此对表面钝化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是国际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最近几年,国际上利用Al2O3对晶体硅进...
经过在2010年8月初的论证,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基于下转换原理的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世界光伏新能源产业近几年飞速发展,晶体硅光伏电池仍处于主流地位,占据78%的市场份额。据业界预测,未来10至15年之内晶体硅光伏电池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晶体硅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31%(称之为Shockley–Queisser极限, S-Q极限),如何突破S-Q极限,大幅度地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
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技术公司正式向媒体展示了其最新技术成果———刚刚试制成功的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该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由此使大连企业在太阳能光伏产品技术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而一举跻身国内同行业前列。
应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研究员邀请,3月2日,著名光电子学家、中科院半导体所王启明院士前来上海微系统所开展学术交流,做了题为“全光谱响应硅基光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学术报告。
在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支持下,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合作开发的低成本铜铟硫(CIS)薄膜太阳能电池20kW并网发电系统,已应用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尚未见关于铜铟硫薄膜太阳电池并网发电规模应用的报道,这是10kW级铜铟硫太阳电池的第一个并网发电示范项目。
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宣布,开发出了太阳能电池用50μm厚结晶硅晶圆的制造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同于以往用钢丝锯(线锯的一种)切割硅碇的技术,而是利用硅与金属间的热膨胀差异来剥取硅箔,因此,不会产生由切屑等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IMEC表示,该技术可大大降低结晶硅类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成本。该公司计划在2008年7月15~17日于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展会“Semicon West 2008”上首次发...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科研人员利用纳米材料在实验室中成功“再造”叶绿体,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实现光能发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