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临床医学 神经痛相关记录93条 . 查询时间(0.065 秒)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卡马西平(CBZ)为单一治疗药物。治疗组给予HBO治疗;对照组在模拟HBO舱环境中,戴面罩吸空气,疗程为10d。治疗期间患者维持原有药物方案。治疗后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 探讨颅骨星点作为骨窗形成定位标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9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颅骨星点为定位标志,快速、安全形成骨窗,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其中男39例,女71例;左侧46例,右侧64例。结果 本组110例,术中第一关键骨孔选择横窦和乙状窦移行处(窦角)后下缘105例,较好地显...
评价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中文版的信度、效度以及敏感度,了解其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SF-MPQ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进行疼痛测定来评价该量表。主要对SF-MPQ进行信度、效度以及敏感度3方面的评价:采用Cronbach α系数法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计算疼痛分级(PRI)、VAS和PPI三项得分间的相关系数来分析量表的标准效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
观察盐酸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64.3±8.7)岁,简单随机分2组:①盐酸度洛西汀组(n=53),②加巴喷丁组(n=47),两组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
观察甲钴胺联合利多卡因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和多塞平片口服,外用利多卡因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多塞平片和外用利多卡因喷雾剂,共4周。在治疗的第2、4周和停止治疗4周后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睡眠质量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诊断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围针组、照射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围针组采用围针治疗,照射组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疗,综合组采用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3组均分别于治疗后1,2和3周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在治疗2周后综合组分别与围针组、照射组比较,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
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触发痛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的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变化,探讨前额叶皮层是否参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触发痛的调控。方法 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前额叶接受45通道的近红外功能成像监测,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反映触发痛任务相关的功能变化。采用多次重复事件相关设计作为任务,分析触发痛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的前额叶功能变化。结果 (1)术前疼痛侧刺激期相对静息期前额...
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测定其下丘脑、垂体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28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对照组(C组)。A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入3μL青霉素G-K,三叉神经痛模型建立后,处死大鼠,取下丘脑、垂体,按放射免疫法处理,同批测定SP及 β-EP的含量。B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入3μL生理盐...
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观察CT 引导下四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结合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治疗的临床结果。 方法:32例四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采用硬膜外置管持续输注镇痛治疗,n=17)和联合治疗组(B组,采用持续硬膜外置管镇痛3—4周后行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治疗3次,n=15),比较治疗前后7d、1个月、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率、生存质量评分(QOL)、麻...
观察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早期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质反应开放型单向序贯试验,逐对纳入基线资料相当的带状疱疹患者,按照既定随机分配方案接受不同的治疗计划。每对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氦氖激光治疗,其中一位患者同时予新癀片1.28 g, po tid。结果: 当观察到第15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时,实验线触及U线,表明新癀片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止痛有效,不良反应少。结论: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早期神经...
比较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与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特点,探讨TN患者MVD与GKS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采用电话、信件、门诊及伽玛刀中心复查的方式对1996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MVD治疗的61例及GKS...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专业学组秘书长、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航空总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中心主任兼疼痛医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医学科安建雄主任经过多年的努力,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对疱疹病毒损伤的神经进行治疗和修复,不仅可以消除自发痛和痛觉过敏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且可以恢复长期受损的温度觉和触觉等神经功能,这是迄今可以检索到的对本病最确切,损伤最小和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
比较口服加巴喷丁和氨酚羟考酮联合硬膜外阻滞及口服加巴喷丁和氨酚羟考酮两种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治疗效果,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PHN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硬膜外阻滞联合口服加巴喷丁和氨酚羟考酮。B组患者口服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7、15、30d,共6次,对A组和B组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威斯康星简要疼痛目录评...
临床上神经痛十分普遍,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占各种神经痛的1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DM)患者DPN发生率为7.5%~24%[1-2],并随年龄增加和病程延长而增高,且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3]。DPN的发病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4],目前缺少特异性治疗方法。本文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