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教授相关记录205条 . 查询时间(0.759 秒)
2023年11月15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赵强教授凭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学术影响力荣登榜单。
中国发明协会2023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获奖名单揭晓,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明娣、赵栋、孙立宁、朱刚贤老师的成果“激光表面清洗机器人”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
刘立君,国家三级教授,浙大硕士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员,浙江省级重点学科主要负责人,宁波市“机器换人”专家组成员,宁波市东北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宁波东浩铸业鄞州区教授专家工作室负责人。主要从事模具强化及修复再造技术、机器人焊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和管道焊接过程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部省、市和横向项...
闫培光,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光学学科点负责人,领军学者,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南山区领航人才。目前研究兴趣集中在:1)飞秒激光技术;2)太赫兹技术;3)光子芯片。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期刊上发表Cover Paper、Feature article、Editor’s pick多篇论文。第一发明人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主...
文侨,博士、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曾获广东省学科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完成人)、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1完成人)、深圳市优秀教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等奖励。本科、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博士毕业后加入深圳大学。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公示2022年度中国光学学会会士遴选结果,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沈平入选,成为南科大首位中国光学学会会士。
范锦涛,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常年致力于超快光学参量过程动力学及少周期脉冲产生,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天津市共建基金等项目。共计发表SCI论文24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和共同一作形式在Photonics Research,Optics Letter,Optics Express,Advanced Photonics等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
2022年6月14日,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衍雷教授,为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做题为《高效率飞秒激光复合制造技术及应用》的学术报告。院长单鸿波、部分中青年教师、博硕研究生等线上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院务委员季霞老师主持。
赵利,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1983南开大学学士,1994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1983-1987东北林业大学助工,1994-1996复旦大学博士后,1997复旦大学副教授,1999-2000哈佛大学博士后,2003-至今复旦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方向为“黑硅”的光电性质;微结构金属膜的制备和光学特性。利用飞秒激光在一定气体环境下辐照硅表面形成黑硅材料,黑硅材料对紫外-远红...
彭家晖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先后分别于南开大学、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导师徐至展研究员)、Texas A&M University(导师Alexei Sokolov教授)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和University of Ottawa联合阿秒科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Paul Corkum教授)。回国...
2022年3月31日,受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邀请,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董帆教授为全校师生作题为“光 电催化空气净化、二氧化碳还原与合成氨研究进展与挑战”的学术讲座,此次学术讲座通过线下与线上同步结合的方式进行。
钙钛矿太阳电池在过去几年中凭借其优越的材料特性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的飞跃,其中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认证效率在2021年底达到了25.7 %,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对于全无机钙钛矿CsPbIBr2,其优势在于良好的光学带隙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然而基于CsPbIBr2的太阳电池具有较大的开路电压损失(Vloss)。如何减小开路电压损失,提升开路电压,进而整体提升电池性能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
吴国龙,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激光电化学复合技术与应用、激光复合增减材制造等方面的科研创新。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要单位横向科研项目等多项,作为项目主研人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一五”及“十 二五”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 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近年发表 SCI论文20余篇...
周成刚,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微纳米加工检测技术与微电子、光电子、生命医疗等学科交叉领域应用,微纳米尺度加工制造及表征测试技术、芯片失效分析与检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研制等。
冯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电智能感知技术。主讲课程: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基础;机械工程测试基础。获奖:光纤智能金属结构钎焊制造方法及其传感性能,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一等奖,2013年 (排名第3);光纤保护增敏及向金属构件中的嵌入工艺和传感机理,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