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精神病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精神病学 疾病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0.21 秒)
"第四届认知科学和脑疾病转化医学大会总结会"于2021年4月24至25日在杭州举行。"大会"由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科学和脑疾病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现实中,有的人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伪情绪。但脑电波不会“说谎”。这是因为情感的变化始终伴随着脑电波的变化及脑信息单元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不同的情感对应不同的脑电波特征。”
第一临床学院汤艳清教授和王菲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IF:12.384,中科院JCR分区医学1区)及Schizophrenia Bulletin(IF:7.958,中科院JCR分区医学1区)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在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的题为“Identifying and validating subtypes within maj...
为促进福建省精神病学领域的发展,由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办、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福建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协办的精神疾病治疗新进展培训班定于11月在线上举办。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培训班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在线授课,会议围绕精神心理疾病病因学、治疗学等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为精神科同仁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随着在精神领域的研究愈发深入,精神疾病之间特异和共有的外在表型及内在生物学机制逐步成为日前研究的前沿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执行功能(EF)作为一种高级认知功能,在ADHD及很多常见精神疾病患者中呈现出异常,且与疾病症状间密切相关,但疾病与特定EF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特异性关联仍有待研究。运用遗传学手段对EF功能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更深入的阐释及研究,探索其内在机制将进一步加深扩宽我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2020年6月12日下午,我校“利用大数据开展神经精神疾病精准诊疗”学术合作交流会在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召开。副校长刘金保,科研处、金域检验学院负责人,附属第二医院廖卫平教授团队、附属第一医院徐评议教授团队、附属脑科医院宁玉萍教授团队、金域检验集团于世辉教授团队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处长付晓东主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围绕认知脑、智能脑和健康脑三个核心问题,统筹安排...
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利宁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rogrammed cell death 4 as an endogenous suppressor of BDNF translation is involved in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通过调控BDNF的翻译参与应激引起的抑郁行为”)在Nature旗下Molecular Psych...
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给人类的精神卫生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尽管大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到了多个与重性精神疾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其中具有功能性影响,在疾病相关生理病理变化中起作用的遗传位点和易感基因仍不清楚。与此同时,累积证据亦表明不同精神疾病可能在某些基因组某些区域有着同样的遗传易感因素...
分析杭州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季节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杭州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出院主诊断为依据,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关于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类,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分析季节分布特征。
2019年3月1日,《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发表了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课题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Common Dysfunction of Large-Scale Neurocognitive Networks Across Psychiatric Disorders”。该论文采用精神疾病和健康被试的多模态脑影像大数据(共45760名被试),揭示了...
青春期的大脑发育异常是否会埋下成年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种子”,如何发现这颗隐匿的种子?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团队对来自英美等6个国家20余所研究机构的超过1万例影像遗传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全脑全基因组范围的“广泛搜索”,研究发现与青春期大脑壳核体积最为相关的基因位点同时也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位点。1月17日(北京时间)凌晨,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
青春期的大脑发育异常是否会埋下成年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种子”,如何发现这颗隐匿的种子?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课题组对来自英美等6个国家20余所研究机构的超过1万例影像遗传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全脑全基因组范围的“广泛搜索”,研究发现与青春期大脑壳核体积最为相关的基因位点同时也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位点。
2018年12月14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春宇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ome-wide isoform-level dysregulation in ASD,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精神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东南大学等机构合作,首次提供了miR-137缺失导致精神疾病的在体实验证据,进一步揭示miR-137缺失类的精神疾病的分子调控机制。该研究11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2018年9月14日,由广东省药学会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同主办的《精神障碍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暨精神性慢性疾病的药物规范化治疗》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中山三院药学联盟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医、药、护共300余人参加学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