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业务 >>>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新闻编辑 新闻评论 新闻摄影 新闻业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新闻业务 互联网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73 秒)
本文借助图尔敏模型,考察《人民日报》评论版和“侠客岛”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发展出一套测量指标。研究首先发现,“侠客岛”评论文章里,新闻论证中的主张数减少,间接依据增多,使用全称量词描述主张的成立程度较之报纸评论有所下降;其次,“侠客岛”评论文章中动员读者与赋予事件意义的意图减弱,更专注对事件进行阐释。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呈现出由“判断”向“解释”的转变,这一变化与移动互联网互动性的特征相契合。这是传...
互联网重塑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  互联网       2008/3/20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新宠,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大媒体”,这一概念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正式使用后,在国内已得到广泛使用。流动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六个特点:内容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传播自由、互动性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新闻1995年开始上网,众多传统媒体与网络“联姻”获取了“网络版”、“电子版”等前所未有的新形态,而且近几...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新闻时效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对国内外大事和突发性事件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必须能在重大事件发生现场组织报道,新闻工作者必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采写和发回新闻稿件。过去,地市报因为其特有的性质和条件在新闻时效方面与中央大型报纸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为地市报完成这种使命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这种全球数字化、网络...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 一、互联网———报纸传统优势“升级”的助推器 互联网被一些人称之为天下大同的基石。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并不是“不共戴天”,事实上目前网上的大部分新闻,正是由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站提供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
五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5
今年“互联网”所发生的“三大冲击波”:“孙志钢”案件、对“非典”的反思和如今正在进行着的“辽宁高法对刘涌案改判”的讨论,将“互联网式的民主”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程度,从其实践结果来看,不仅中国人民的确需要“互联网式的民主”,中国的社会的确需要“互联网式的民主”,中国的社会管理层也的确需要“互联网式的民主”。 所以,怎样让“互联网式的民主”发展得更好?怎样让“互联网式的民主...
四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5
   凭心而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整个社会一直在向“宽容”方向发展,而十六后的中国社会,“宽容”的程度更大,“宽容”的范围更广了。什么原因?就是社会不停顿地加快了社会民主进程,民主与“宽容”总是联在一起的。所以,“互联网式的民主”就是社会民主的结果,“宽容”的结果。 显然,“互联网式的民主”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有一个让它更好成长、更好发展、更好发挥作用的问题,对此,人们都在认真地...
上海互联网编辑认证项目启动          2008/1/15
本报讯(杨磊)近日,本市启动“互联网新闻与信息编辑”人才认证项目,今后所有从事互联网新闻编辑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 据悉,这一认证项目由市政府新闻办和市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人才认证中心共同主办,主要针对所有在本市从事互联网新闻与信息采写、编辑、电子公告内容管理工作的人员,重点考核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及新闻业务的掌握情况。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这也...
九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5
   谈起“互联网式的民主”的功能,谁都不会故意漠视它在当代社会所发生的作用,“不可小视”是一种评价,“实在了得”亦是一种评价。 “互联网”不就是一个普通传媒吗?为什么对一些人来说会气到咬牙切齿、谈虎色变的程度呢?我想,关键之一就在于“互联网式的民主”弥补了当今一些地方媒体因为患上了某种“病”而产生的监督功能退化的缺陷,就在于它具有一些地方媒体不可能具有的“战略的、远程的核威慑功能”。 ...
十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5
尽管本人很不同意周中质先生的《就“互联网式的民主”与邵道生先生商榷》一文中的观点,然而还是很欢迎周先生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这不就是“互联网式的民主”的一种体现吗? 周中质先生文章的最大毛病是什么呢?说得不太好听的,就是“太西洋化”了。其实,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大概稍稍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寻求在中国发生的现象的答案,大概只有在中国的国情中、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去寻找...
三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4
   我将当今社会的“互联网式的民主”称之谓是正在进行中的、悄悄的“社会实验”。 有些人自然会问道:“你是怎么会知道的?”有的还这样反驳我:“视网络舆论为官方的一种‘社会实验’也是不恰当的。目前的网络舆论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发的事物,并不完全是官方的自觉行为。” 我怎么知道的?坦率地说,谁能告诉我这个什么都不是的读书人?!它,当然是我的一种猜测和判断,然而是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也不能这...
七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4
   “互联网式的民主”为什么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为什么受“弱势群体”那样的青睐和重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式的民主”敢于为“弱势群体”呐喊,敢于为“弱势群体”鸣不平,敢于为“弱势群体”申冤,而且,由于“互联网式的民主”的“群起而攻之”,还迫使有的“强势群体”不得不低了头、认了错,还了“弱势群体”的一个公道。 的確,由于社会发展的失调,在我国社会的组成结构之中出现了两个不依人的意志为...
六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4
   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为什么比较缓慢?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是,有一条很肯定,即怕民主化进程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的秩序,影响社会的发展。 这样的担忧有没有道理? 当然是有的。有两大例子最能证明此类担忧不是杞人忧天:一是在前苏联的解体中,戈尔巴乔的急进的民主化措施加速了前苏联解体的进程;二是在中国八十年代末期的一场“政治风波”,急速的民主化成为这场“风波”的“催化剂”。也许正是这类...
八论“互联网式的民主”          2008/1/14
   对我们社会来说,“互联网式的民主”是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新鲜事物”、“新生事物”,因此,举双手赞成以示欢迎的有之,将头直摇以示反对的有之,当然,那些不表态的、要看一看的亦有之,这就叫“社会态度”。 笔者本是心理学出身,因为在社会学所躭的年头多了一点,就被他人“误认”为是研究社会学的,但多年做学问始终有一个“?uml;好”,即喜欢从社会动机研究人的“社会态度”,从人的“社会态度”研究...
对《当代的思想家将在“互联网式的民主”中产生》这样的一个标题,或许有人会这样笑道:你的“感觉”是不是太好了?甚至有人会这样说:你的脑子是不是正常? 我的“感觉”是不是好?当然是,“感觉”不好,怎能会有如此发想?!不过,我的脑子倒是十分正常,一点错乱都没有。 何谓当代的思想家?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依我之见,大致要滿足以下几个条件:(1)一定要是自己的,而不是捉笔代刀“捉”出来的;(2)一定是独...
互联网让报纸日子难过          2007/12/27
眼下,关于报业的命运,国外传媒界的关注度似乎更强烈一些。仅举一例,英国《金融时报》隔三差五就有这方面的报道和专栏文章。国情不尽相同,但问题似乎一致。听听国外业者的声音,有好处。本期“国际媒介”栏目中的文章,不妨结合起来一块读读。 奈特里德(Knight Ridder)董事长安东尼•里德(Anthony Ridder)说,“我们当中有些人说:‘托尼,为什么你不直接去找股东,要求他们再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