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 国家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584 秒)
2020年9月25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与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两份合作协议书,明确了双方在前期坚实合作基础上,在新形势下继续以新起点开创合作新局面。校长李元元参加活动。副校长张新亮主持签约仪式。李元元对与会的中科院精密测量创新院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两家单位在光电、强磁场和精密重力测量等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了国内...
由于纳米材料的独特理化性质,在生物组织工程材料、生物传感、药物载体、重大疾病诊疗等医学相关领域表现出强大临床应用前景,尤其对于肿瘤等高度异质性疾病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极具潜力。然而,高度异质性、非平衡的动态生理环境,使得纳米材料进入生物体系并未能如设计的那样完全靶向目标位点,将持续与生物体系内的分子、结构相互作用,引起表面理化特性改变,进一步影响其进入细胞的途径、在生物体内的行为及其最终的命运。中国...
2019年5月30日至31日,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空军军医大学牵头筹建的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进行了评估论证。军委后保部卫生局徐勤耕副局长、空军后勤部卫生局郑巨军局长和陕西省发改委刘迎军副主任、省科技厅兰新哲副厅长、省卫健委赵岚副主任等军地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学校周先志校长主持。
2019年4月29日,由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新型太赫兹辐射源”项目启动会在沙河校区举行。这是我校获得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项目。刘盛纲院士、熊彩东副校长,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西安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项目承...
日前,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由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正式发布。学校出版社申报的焦李成教授、侯彪教授等编著的《人工智能、类脑计算与图像解译前沿》、庄奕琪教授编著的《生物医疗微纳电子技术》,经过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和基金委审定,成功入选。
2019年1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论证会。专家组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强伯勤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等11位院士专家组成。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设施总指挥王仰麟,副校长龚旗煌院士,设施首席科学家程和平院士,设施副总指挥雷鸣、莫元彬,设施副总工程...
2019年1月4日,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牵头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国产创新数字诊疗装备区域协同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和临床路径的建立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出席会议。启动会上,李术才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一校三地办学新格局及近年来学科建设整体情况。他表示,王传新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具有坚实的前期工作基础,已入选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
本实验室起源于韦钰院士在1985年5月创立的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1992年实验室被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授名为吴健雄实验室。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更名为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批准建设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通过验收。实验室所依托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最近一次的全国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3年12月9日-11日在重庆市举行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球形聚焦集声系统的研究”年度交流会议。本次会议由医学科学部主办、重庆医科大学协办。会议由复旦大学王威琪院士主持,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吴小翎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院士、计划局孟宪平局长、谢焕瑛处长及医学科学部相关学科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国内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共19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具有近红外激发、避免光毒作用和光漂白、自发荧光干扰弱及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等优点,在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中受到极大关注。开发具有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生物相溶性好的材料作为双光子荧光探针,是活细胞和深层组织成像研究领域的关键和热点。
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陈雷霆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5日下午,陈雷霆在参加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从北京返回成都。科技处处长邓龙江教授到机场迎接,代表学校向陈雷霆及其团队表示热烈祝贺。
杜泽涵研究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79年考取WHO奖学金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并进修核磁共振、顺磁共振、高级生化和分子药理学,1981年回国。先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磁共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讲授“超导核磁及常用技术”和“NMR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课程。负责并参加了400MHz 超导核磁仪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参加了600MH...
高级工程师张德添,主要从事电子学、电子显微学、生物医学工程及放射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十次参加我国核爆炸实验工作任务。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现任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高级工程师(教授),中国电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电镜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