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高等教育学 高校科研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18 秒)
2021年3月2日上午,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本次颁奖大会采用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华东师大设视频分会场,校长钱旭红、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各学部院系科研分管领导、获奖代表等三十余人参加会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国家人文社科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也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内最...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共有318项/人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其中一等奖125项,二等奖183项,青年科学奖10人。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创琳领衔项目《城市群空间多尺度集约利用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8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
为总结、交流各高校实践经验,带动和促进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有效推进科教融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16年7月25—2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了“高校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专题报告会。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8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了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方新贵、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钱国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许勤华到会作报告。
教育部“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昨日(2013年5月1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颁奖典礼。其中,来自香港5所高校的学者共有11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香港特区教育部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中央驻港联络办教科部部长李鲁等出席典礼任颁奖嘉宾。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全国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结果,我校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日前,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公布,我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共计5 个奖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传统的团队科研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复杂,其指标体系很难满足当今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需要。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平衡灰色系统中未知信息的方法,通过某学院5个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算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高校科研型团队是承担高校科研工作的主体,从剖析高校科研型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内涵与要素入手,分别针对高校科研型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宏观环境中的各个要素,提出相应处理机制,以推动高校科研型团队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分析了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所应遵循的各种原则,结合教学研究型高校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定量、非定量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定量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与检验,以期为构建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自2004年教育部提出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来,不同层次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现。很多高校从形式上组建了科研创新团队,却很少探究科研创新团队的能力成长机制。运用系统理论、知识管理理论,阐述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及其能力的内涵,构造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的一般模型,并讨论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的动力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中,应将科研战略、科研发展路线图和科研政策逐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目标、决策、操作"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体系。其中:科研战略主要解决目标、定位的问题,科研发展路线图重点解决目标与决策之间的可控选择与动态优化问题,科研政策着重针对各层面的操作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给予双向激励。在上述三者之间,科研发展路线图起着承上启下、担当枢纽的关键作用。
教育部组织的第五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郑杰文教授的《中国墨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009年11月30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了《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公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自然科学奖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技术发明奖为利用自然规律首创的科学技术成果;科技进步奖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
促进高校科研与经济结合的对策。
现代高校科研管理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念,构建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其具体体现为:科研规划管理的全面化、科研项目管理的全程化和科研管理模式的开放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