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应用心理学 儿童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69 秒)
2020年7月13日,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抗击疫情“助人者心理援助计划”在武汉儿童医院启动“问题管理加”能力提升专项培训。这是武汉儿童医院成为“助人者心理援助计划”项目驻点机构后的首次专项线下培训。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秘书长钱炜和联盟骨干彭巍、吴岩等心理援助专家为武汉儿童医院医护工作者进行了助人者正念身心减压、‘问题管理加”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
2014年10月24日,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和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等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育障碍疗育国际研讨会”在北碚开幕。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代表学校致辞,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主任邵智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儿童孤独症康复现状,认为,国内对孤独症及其他发育障碍儿童相关专业起步晚,评估、诊断与康复都缺乏新理念、新技术,希望本次研讨会能沟通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的展...
2014年1月9日,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两个心理学基地,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共建协议书签字仪式。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校长高玉葆教授出席签字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基地主任方晓义教授与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基地主任白学军教授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
研究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 【方法】 使用依恋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对640名3~5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集体测量。 【结果】 1)亲子依恋对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性(P<0.01),其中对情绪症状和品行问题的预测作用大小依次是父子依恋、母子依恋(β:-0.18~-0.13),而对注意障碍与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大小依次是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和性别...
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应有的必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他人的行为,并产生适当的社会互动。传统的“心理理论”测试已经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批评,因为这些测试非常依赖认知能力,不能在更加“自然”的环境中测量到社会技巧。“社会归因任务”(Social Attribution Task, SAT)不要求个体有特别复杂归因的能力,能很好测量到社会技巧。观察个体在SAT任务中的反应能够使我们很好地看...
对陕南柞水试验点原七坪,下梁,西川三乡3.5岁以下205名儿童的智能发育状况研究表明,(1)该地区3.5岁以下儿童的智能发育低于量表的常模水平,主要表现在应物能与言语能的发育商偏低;(2)儿童的智能发展在该试验点表现出的特点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由于社会文化刺激因素的缺乏,儿童在个别行为能区的发育商有递减趋势。
对秦巴地区6 ̄14岁轻度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认知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配对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正确率均达到100%;(2)弱智儿童对颜色,形状命名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命名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形状命名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轻度弱智儿童命名能力与正常儿...
训育是民国时期学校工作职能的一个方面。但在工作中,学生扰乱行为是训育关注的内容,训话、惩罚是训育常用的方法。实际上是心理卫生问题往往被作为道德品行问题来处理。黄翼关于儿童训导的研究,是一项以现代心理辅导改革传统训育的开拓性研究。黄翼不仅在理论上总结了现代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而且创办了旨在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培育院(1935~1937),在实践上开创了中国儿童心理辅导。黄翼的开拓性研究,为如何学习西方...
从观点采择的角度考察儿童对他人记忆的评判及其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与他人分享记忆时,个体需要同时处理自我与他人对过去的表征和看法;而要顺利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的真实信念与他人的错误信念。因此个体对他人记忆的评判能力可能会与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相关。40名4岁儿童完成一系列错误信念任务和评判他人记忆是否正确任务,情境包括视觉、意图解释和情绪解释。结果表明,控制年龄、语言和记忆能力等因...
采用修订的威廉斯创造性思维量表筛选出创造力水平低和创造力水平高的两组儿童,随机分配到头脑风暴法训练组、强制联想法训练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5周的创造力训练。结果显示,在创造力的开放性和精密性维度上,头脑风暴法对创造力水平低的儿童的创造力提高具有显著的效应;两种训练方法对高创造力水平儿童的创造力成绩提高不起作用。儿童的创造力训练应考虑个体原有的创造力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方法的有效性。
以二维模型为主对儿童绘画编码特点及发展进程的探讨。研究对象为4~7岁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共163人。主要实验有二:一是选择同一实物的三维和二维两类模型让被试摹写;二是选择语义熟悉程度和语义多寡不同的二维模型让被试摹写。个别实验,实验顺序随机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维度不同的模型绘画编码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出三种编码形式:其一,将模型的各构件分离,各自独立编码;其二,依模型的典型特征编码;其三,...
本研究探讨注意缺陷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混合型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之间在内源与外源注意定向过程以及注意脑机制方面的差异。ADHD儿童及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分别参与了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了内源性内隐注意定向任务,实验二采用了外源性内隐注意定向任务。研究表明:1、ADHD总体与正常儿童相比:在注意定向任务上存在缺陷,注意定向网络有缺损,左脑半球(左顶叶)与动作准备有关的注意功能可能受损。2、...
采用提示范式探讨了三、六年级儿童的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提示下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提示效度效应,其效度效应量在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较短SOAs的外源性提示下,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提示效度效应;较长SOAs的外源性提示下儿童没有表现出返回抑制效应。用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对象文件模型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为进一步探讨儿童欺骗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一中,分别引入陌生的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同龄女孩、同龄男孩等四种游戏对手,探讨159名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对象的情况下外显欺骗行为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被试性别、对手年龄和对手性别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儿童更倾向于欺骗成年女性以及和自己性别不同的同伴。研究二采用儿童社会化量表进一步考察儿童欺骗行为和其它社会性特点的关联。结果表明隐蔽的动作...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新旧知识经验进行双向交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发概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其中与基本科学理论不一致的错误概念阻碍了学习过程。本文概述了儿童朴素物理学的错误概念研究,探讨自发概念的结构及其争论,并总结了影响概念转换的重要因素,包括认知冲突感,元认知和动机因素,认识论信念因素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