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 缺陷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心理学 表情识别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面部表情与微表情在人际沟通的非语言交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语言有时候更能体现人的情绪情感,进而反映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态。利用表情与微表情识别等视觉分析技术辅助进行心理与精神健康状态监测,具有便捷、友好、非侵扰,以及不依赖专业设备等优点。为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VIPL研究组与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Inria)STARS研究组,对面向精神健康监测的表情与微表情识别方法开展研究,并...
2020年11月16日,第三届国际微表情识别大赛(Facial Micro-expression Grand Challenge 2020,简称MEGC2020)在第15届IEEE面孔与姿态识别大会(The 15th IEEE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简称FG2020)线上平台成功举办。该赛事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18年5月19日,首届国际微表情识别大赛(Facial Micro-expression Grand Challenge 2018,简称MEGC2018)在西安成功举办。该赛事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芬兰奥卢大学(Oulu University)和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Multimedia Univer...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对负性表情识别准确性下降,表现出显著的老化效应;而对快乐这类正性表情识别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性,表现出不显著或是较小的老化效应。正性与负性表情识别的老化效应的相对分离,尽管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是其内在的机制尚不清楚。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表情识别的老化效应的出现?为什么负性表情识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而对正性表情识别却能保持相对良好?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基本的面部表情可以分为三种性质:正性、中性和负性,实验一探讨大学生对这三种面部表情识别即时加工过程的基本模式;实验二采用遮蔽技术探讨面部不同部位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1)被试对不同性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存在共性,其眼动轨迹呈“逆V型”;(2)被试对不同性质面部表情识别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指标和眼动指标上都有体现;(3)对...
面孔识别功能模型认为,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是两条独立的并行路径。以往诸多研究者都认可并遵循二者分离的原则。但近期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存在交互作用。首先总结和分析已有的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成果,评述神经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论争,然后介绍人脸知觉的分布式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实验证据,最后提出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多级整合模型,并展望研究前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