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系统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系统工程 系统相关记录476条 . 查询时间(0.755 秒)
2023年10月14日,第19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在以“港通天下、书藏古今”著称的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智能空天系统专委会、中国仿真学会人工智能仿真技术专委会协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宁波天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百丈街道办事处、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
2022年11月26-27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2届学术年会召开。由于疫情的影响,此次活动具体分为了两大部分,其中大连海事大学不负众望,顺利组织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的系统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出席了年会。本次年会首日全部活动在线直播,包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B站官方账号等在线观看人数超过...
2022年11月25日19:00-20:30,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十届九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以腾讯会议方式召开(腾讯会议号:662-194-317)。杨晓光理事长、狄增如、王红卫、李仲飞、寇纲、胡祥培、汪小帆、冯耕中7位副理事长以及30位常务理事及其代表和孙宏才监事长出席会议,学会秘书处、22届年会大连组委会代表等及相关工作人员列席会议,唐锡晋秘书长主持会议。会议内容如下:
2022年8月1日10:00-12:00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本年度第二次理事长办公会议通过腾讯会议(ID:696-546-225)线上召开。杨晓光理事长、狄增如、陈国青、王红卫、胡祥培、汪小帆、冯耕中、寇纲等7位副理事长参加了会议。
精准管控,筑梦绿水青山。“面向智慧园林的物联网智能管控系统及产业应用”项目是由南京邮电大学联合江苏久智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深入开展的园林生态信息化研究。针对传统园林行业以人力为主导、管理效能低、资源流失严重、养护管理不够科学、园区服务智慧程度低等问题,项目深入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集多维感知、协同管理、智能决策、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智慧生态园林综合管控平...
为营造严谨、求实、公平、公正的学术交流氛围,树立《系统工程与电子科技》的学术公信力,履行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与使命,《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中英文版坚决抵制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系统工程与电子科技》设置了电子技术,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系统工程,制导、导航与控制,通信与网络,可靠性等栏目。详细征稿范围请见期刊简介。《系统工程与电子科技》只接受在线投稿,不接受纸质投稿或邮箱投稿。作者可进入首页“作者中心”进行网上投稿、查稿。作者注册时请提供真实姓名、单位、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月刊。
2022年4月24日15:30-17:50,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十届七次常务理事会通过腾讯会议(ID:676508520)线上召开,45位常务理事及委托代表、孙宏才监事长出席会议,学会秘书处及相关工作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南楼213会议室线下列席。会议由杨晓光理事长主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泡与软材料流固耦合效应的动态分析系统,包括用于通过柔性材料和去离子水模拟人体环境的环境水箱;用于对所述环境水箱内的所述柔性材料的表面附近产生的空泡脉动行为以及在空泡作用下柔性材料的状态进行图像捕捉的行为捕捉机构;用于获取表征所述柔性材料在边缘产生空泡脉动行为时的应变场的图像的实时应变机构;以及用于对所述行为捕捉机构和所述实时应变机构获取的图像进行流固耦合行为分析,获得高时空分辨率...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唯一的智能系统工程学术组织,委员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一线生产单位与政府机关科研管理部门。专委会主要从事智能系统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智能系统工程化、系统工程智能化、工程智能系统化等。专委会积极组织学术活动,汇聚了海内外一大批智能系统工程研究者,逐步形成了智能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群体...
教育背景:2009.09 - 2016.12,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2011.09 - 2015.08,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5.09 - 2009.06,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学士。
研究方向:复杂软件系统可靠性 智能软件测试与评价。 教育背景:1998.9-200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2002.9-2007.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可靠性试验与评估,产品环境工程,加速试验,产品寿命、可靠性领域的理论研究,在产品退化、复杂系统建模、故障诊断与系统健康状态监测,无人机蜂群环境、可靠性及建模等。教育背景:2006-2013 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博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