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各体文学 >>> 中国诗歌文学 中国戏剧文学 中国小说文学 中国散文文学 中国各体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各体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024 秒)
2023年1月7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作家邵丽的最新长篇小说《金枝(全本)》的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以“中原大地上的女性史诗”为主题,邀请了评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主持人张泽群,与作家邵丽一起探讨《金枝(全本)》这部作品在内容、形式、写作技巧上的探索与创新。
随着歌手、文本、听众以及语境四要素的变化,歌手之于文本的首要角色从创编者向传播者转化,口头传统的演述性呈现出弱化的态势。演述性的弱化由史诗文本化的内驱力决定,它并非意味着口头传统的断裂。物化文本给予叙事空间可资跨越的前提条件,在多形态的文本接受过程中,口传史诗越来越多地跨越了地区、民族和国界,呈现出史诗叙事功能的多重性。整体而言,口传史诗的传承与当代形态主要表现为演述性的弱化、文本形态的多样化以及...
2022年4月9日上午,由《文艺报》社、中共嘉兴市委、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教育出版集团、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研讨会以视频连线形式在北京、杭州、嘉兴三地同步召开。
近年来,史诗作为一项人类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翻译、出版一套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专业参考价值的“世界史诗译丛”成为应时之需。商务印书馆作为国内外学术名著的知名出版机构,一直以来对汉译文学、历史经典推崇备至,在北京大学“史诗遗产与文明互鉴”讲座广受好评、如火如荼举办着的当下,商务印书馆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出版“世界史诗译丛”成为推动世界史诗翻译专业化、史诗研究系统化、文明遗产...
《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编委会2014年11月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编委会成员均是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传媒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中国史诗百部工程》项目旨在抢救中国濒危的史诗资源,对活态的史诗演述传统进行摄录,采用高质量影音技术手段,全面记录史诗传承发展状态。项目内容为史诗本体及其演述传统,包含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及复合型史诗等。最终通过影音摄制、文本整理、数据库建设3种方式,记录100组艺人演...
在198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艺术、电影、政治书写经历了一场河流话语的大爆发,这股“河流热”既记录了1980年代社会、文化、美学,以及政治征候与创伤,更彰显了后毛泽东时代民族理想主义冲动的社会—文化想象。这股“奔向大河“的冲动与书写尤其激励我们去追问与此相关的一连串问题。为了阐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水缘诗学”(poeticsofnavigation)作为一种分析性概念来考察在海子、骆一禾...
透过“英雄转化”和“史诗轻量化”两个角度,可探讨江河的现代神话史诗《太阳和他的反光》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意义与价值。12则中国古老神话所蕴含的巨大创作潜能,沸腾了江河的诗歌生命,继而产生了英雄转化和叙事轻量化,反过来丰富了这12则古老神话,并赋予全新的精神意涵。带有悲剧成份的创作心灵、错综复杂的朦胧诗发展背景,轻巧地浓缩在精简的叙事里面,再加上颠覆性的解构诠释,江河精彩地完成了一次现代神话史诗的先...
活态史诗能否继续以活态形式传承?古老的“亚鲁王精神”怎样在现代社会里传承保护?12月3日至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省文化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的苗族史诗《亚鲁王》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亚鲁王》史诗的研究整理与保护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社科院了解到,经过几代学者30年的不懈努力,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的藏文精选本编撰出版工作已顺利完成,将为格萨尔研究和藏学研究提供大量的史料依据。
“第五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将于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讲习班的主题是: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来自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爱沙尼亚文学博物馆、拉脱维亚科学院民俗档案馆、美国哈佛大学帕里-洛德特藏、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日本神奈川大学日本民间文化研究所、大韩民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数...
“《格斯(萨)尔》与口传史诗国际研讨会”2013年8月12日在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举行,来自9个国家的80多位学者就口传史诗理论前沿与发展趋势、口传史诗保护方法、《格斯(萨)尔》保护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史诗不仅是一座传统文化的宝库,也是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研讨会期间将同时进行有关《格斯(萨)尔》史诗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代表们将观摩巴林《格斯(萨)尔》史诗演...
由蒙古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科学院语言研究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国国家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亚史诗”国际研讨会,5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幕。来自蒙古国、中国、俄罗斯以及美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学者和史诗说唱艺人出席研讨会。蒙古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部长奥云格雷勒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是崇尚史诗精神,深化史诗研究,保护和传承史诗。蒙古国学者一直重...
中华史诗在北京首发     中华史诗  北京  首发       2013/5/16
2013年5月11日,由作家出版社、文艺报社、中国作家杂志社和中国诗歌学会联合主办的华文峰中华史诗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巡视员刘静、《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李小雨、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李军、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李学海、青岛市文联主席吕振宇等和部分作家、诗人、评论家参加了活动。研讨会由...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史诗研究国际峰会”于2012年11月18日胜利闭幕。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名代表经过提议并投票,成立了“国际史诗研究学会”。大会推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为会长。
《茶馆》与史诗戏剧             2007/11/5
《茶馆》是老舍1957年写的一部三幕话剧。作者在世的时候,曾两度上演,都招来不少非难。1979年为纪念老舍诞辰八十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三次公演了这部戏。这次公演,不仅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应,而且受到世界剧坛的注目。1980年9月、10月间,作为我国话剧首次出国演出剧目,惊动了欧洲的观众,被誉为“东方来的奇迹”,“为史诗戏剧提供了一个典范”。《茶馆》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它的魅力在哪里呢?除了它以绝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