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感染性疾病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感染性疾病学 HCV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85 秒)
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公认的医务人员(HCP)职业风险。在暴露后应尽快(最好48 h内)对源患者和HCP进行病毒标志物的基线检测。对于源患者,推荐首选检测HCV RNA,尤其对已知或怀疑近期有增加HCV感染风险的行为,或无法评估其感染风险的源患者。
比较泛基因型和特异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HCV基因1b型感染者的病毒学应答率。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的慢性HCV基因型1b型感染者,共113例,其中CHC患者89例,肝硬化患者24例,根据肝功能、肾功能、患者合并症、经济情况等采用不同DAAs治疗。72例使用泛基因型DAAs治疗,其中43例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
分析HBV/HCV共感染对HIV/AIDS患者依非韦伦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主要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明确依非韦伦血药浓度、肝毒性及共感染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CR、流式细胞术、全自动生化分析及HPLC对494例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治疗方案的单纯HIV感染、HIV/HBV、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的HIV RNA病毒载量、CD4+ T细胞、肝功能生化指标及依非韦伦血药浓度...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s have become a formidable challenge globally due to the chronic nature of the infection and life 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The comm...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氨基酸替换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方法    纳入HCV RNA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8例,依据干扰素治疗结局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组(76例)、非持续病毒学应答组(32例)。逆转录巢式PCR(RT-nested-PCR)扩增核心蛋白区,分析其氨基酸替换模式及其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结果    高频替换(频率>10%)发生于Core蛋白第70、75、91、106、...
了解某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该院门诊和(或)病房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个月的75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为14个月。分为初始抗 HCV阴性组(组1):2010年3月进入观察的32例患者;新入抗 HCV阴性组(组2):之后陆续进入观察的43例患者。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情况。结果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
了解长沙地区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患率以及影响HC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7月在该院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4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其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果74例患者中,HCV抗体阳性23例,HCV感染率31.08%。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液透析持续时间、输血史、接受透析治疗医院数、每周血液...
Approximately 350 million people are infected with HBV worldwide,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estimates that approximately 170 million people are infected with HCV. HBV and HCV infection a...
目的:探讨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在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分别选择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的HCC病人78例作为病例A组(肝癌高发区组)、B组(肝癌低发区组),并分别选择相同乡镇、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年龄士5岁、同性别的原籍健康人群2组分别78人作为对照组c组(肝癌高发区正常人组)和D组(肝癌低发区正常人组),应用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BVDNA、HC...
目的探讨HCV重叠感染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复制水平与临床预后影响。方法对6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57例重叠HCV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以及41例慢性丙肝患者分别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和临床预后的比较。结果发现重叠感染组患者HBV·DNA复制水平较慢性乙肝组显著下降(P<0.01);而重肝、肝硬化、肝癌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P<0.05,P<0.01...
[目的]探讨丙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C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补体介导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CMSC)及补体对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CIIPC)2种新功能低下在丙型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G沉淀法测定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以P0和抗一PO制备免疫复合物OC),加入补体(血清)使其裂解,或同时加PO、抗-PO及血清抑制IC的形成,并测定上清中PO的光密度(0D),确定...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IL一6及IFN一 的水平与HBV和HCV重叠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一6及IFN一 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IJT)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结果: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一6的水平明显高于HBV或HCV单纯感染患者(P<0.01)。与正常对照相比较,HBV和HCV重叠感染急性期患者仅IFN一...
研究受血者受血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现状与特点。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6月间某院需输注血制品的9 694例患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标志物、血清抗 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9 694例受血者受血前血清HBV标志物阳性1 549例(15.98%),抗 H...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类似,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这也是该病有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1][2]。检测输血前和手术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以了解治疗前患者肝脏状况,对医患双方都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2003年在我院非感染科输血前和手术住院患者12 280例进行抗-HCV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旨在了解输血前和手术住院患者肝脏健康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