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呼吸病学 结核病学 胃肠病学 血液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内科学 PD-1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77 秒)
2020年10月2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占龙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嘉东教授课题组、王巍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KLHL22 maintains PD-1 homeostasis and prevents excessive T cell sup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与PD-1有着高亲和力的蛋白KL...
探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BTLA)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
探讨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纳入278例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术后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期间收集患者的生物学样本,辅助化疗期间评估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完成固定周期的辅助化疗后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通过收集的血液学样本提取的DNA进行PD-L...
PD-L1表达在结直肠癌(CRC)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PD-L1表达与CRC预后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18年6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及提取数据,用Stata SE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2019年9月19日,JAMA Oncology(IF 22.416)在线发表北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崔一民教授团队针对4月25日发表于该杂志的“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PD-1 and PD-L1 inhibitors in clinical tri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一文的评述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B淋巴细胞克隆性恶性肿瘤,近十年来,骨髓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演变,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研发了不仅靶向肿瘤细胞而且靶向其微环境的治疗剂,使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患者生存显著改善,但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PD-1/PD-L1阻断可恢复多发性骨髓瘤效应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靶向作用于PD-1/PD-L1轴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已经成为...
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引起的甲状腺毒症。患者为45岁女性,诊断为转移性鳞癌,首次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后18天时出现了胸闷、心悸、多汗、食欲增加。实验室检查发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明显高于帕博利...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细胞程序死亡配体 1(PD-L1)和腺苷 2a 受体(A2aR)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 2013 年 8 月至 2015 年 8 月期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106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染色方法检测其中 PD-L1 和 A2aR 蛋白的表达情况。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团队在肝脏病领域著名学术期刊《HEPATOLOGY》(IF=14.09)上发表题为“Blocking TREM-1+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duced by hypoxia reverses immunosuppression and anti-PD-L1 resistance in liver cancer” (缺...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区黏蛋白-3 (TIM-3)、程序性死亡因子1 (PD-1)、程序性因子配体1 (PD-L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与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IM-3、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明确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PD-1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是药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探讨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命运,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后者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与效能。药物发挥药理作用,必须作用于机体特定部位(如受体、酶),这种特异结合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和药物性质与浓度有关,药代动力学过程影响药效发挥,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理论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成就,通过该研究,抗...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的血管生成及VEGF、PD ECGF的表达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3例PTC ,10例甲状腺腺瘤和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VD值和VEGF、PD ECGF的表达。结果 ①PTC的MVD值和VEGF、PD EC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 (P <0 .0 5 ) ;PTC的MVD值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 (P <0 .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