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呼吸病学 结核病学 胃肠病学 血液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内科学 症状相关记录67条 . 查询时间(0.377 秒)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黄浙勇主任医师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庞志清副研究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纳米靶向递送平台,用于调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改善心肌重构。相关成果于6月17日以《血小板样膜融合脂质体介导的miR-21 靶向递送通过重编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巨噬细胞以改善心肌重构》(Platelet-like fusogenic liposome-mediated targeting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有关aCAS筛查的获益与风险意见不一。为进一步明确相关问题,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展开讨论,结合了国内外研究进展、aCAS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制定本科学声明。本声明提出对于普通人群不推荐常规开展颈动脉筛查,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及相关人员开展aCAS人群评估及管理的理论性及可操作性,同时也提出了需要开展深入研究的临床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血清总IgE(total IgE, tIgE)抗体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抗体是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检测项目,其结果有赖于与临床表现结合进行分析判断,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须具备对检验结果的解读能力。该文综述血清IgE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包括:血清tIgE和过敏原sIgE浓度与过敏症状的关系、检测结果与症状不相符的情况、tIgE的临界值等,为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正确...
根据发表在《Abdominal Radiology》杂志上的一项学术研究综述,几乎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分析结果表明,腹部放射科医生需要在大流行期间对患者进行成像时保持警惕。
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肌松解术治疗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的手术效果。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54例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女20例,男34例,年龄60(51,64)岁,其中31例采用心肌松解术(心肌松解组),23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移植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
本文报道1例以严重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伴有中性粒细胞逐渐下降、感染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中期(临床分期Ⅱ期)患者的诊疗经过。显示检测骨髓造血细胞表面HIV-1核心蛋白P24表达,可作为HIV-1感染窗口期的一种确诊手段。
探讨复合自主神经症状评分-31(composite autonomic symptom score-31,COMPASS-31)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0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105例。根据心血管反射试验(cardi...
近年来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酶类等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但目前关于维生素、微量元素与无症状性心肌梗死(SMI)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 观察 SMI 患者血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2018 年 1 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 SMI 患者 80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 Cohn 分型Ⅰ型 24 例、Ⅱ型 ...
探讨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7年1~12月新诊断的8例EG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及病理资料。
探讨无症状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T2DM患者100例,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结果诊断为单纯T2DM非DPN患者20例,无症状DPN患者80例。对无症状DPN患者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轻度DPN39例,中度DPN41例,重度DPN0例。比较轻度DPN组、中度DPN组、单纯T2DM非DPN组TCSS评分、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的感觉N...
探讨C肽水平在筛查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分型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入组 2016 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0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精氨酸试验及肌电图检查。
比较意外发现的醛固酮瘤(AIAPA)与因症状就诊而诊断为醛固酮瘤(SAPA)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醛固酮瘤的 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因肾上腺意外瘤而就诊的 26例患者为AIAPA组,因临床症状就诊的 116例患者为 SAP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群与生存情况的关系,以期为疾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84例,应用症状困扰量表(DSI量表)评估患者1周内出现的身体、情感症状及严重程度。每隔4次透析测评1次,直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时结束。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最后一次调查评估时症状群出现情况。
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分布情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