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临床医学 EB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273 秒)
近日,在钟南山院士和关伟杰副研究员的牵头下,支气管扩张(支扩)团队的原创研究论著“The role of Epstein-Barr virus in adults with bronchiectas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在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的官方杂志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IF:3.656)在线发表,并成为编辑推...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表达及诊断价值,为患者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鼻咽部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B病毒的VCA-IgA、EA-IgA及EA-IgG抗体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
比较EB病毒(EBV)感染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殖症(IM)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35例EBV感染(EBV组)与40例CMV感染(CMV组)引起IM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
探讨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SIGIRR)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入院时EB-IgM和EB-DNA检测均阳性)为A组,门诊体检EB-IgG阳性(EB-VCA-IgG、EB-NA-IgG)而EB-IgM阴性的40例儿童为B组,门诊体检EB-IgG和EB-IgM均阴性的40例儿童为C组。检测并比较A组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血清SI...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因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可发生病毒性脑炎(VE),但与常见VE病原体不同(常见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EB病毒(EBV)合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VE报道如下。
2018年5月19-20日,第三届”基因、环境和EB病毒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圆满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教授组织,并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山大学、中国疾控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梧州癌症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4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鼻咽癌是我国华南...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原发性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tonsillar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TDLBCL)内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EBV编码微小RNA(EBV encoded miRNA,EBERs)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EBV潜伏膜蛋白...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0例患者中男469例,女251例,中位年龄30(2~67)岁,其中66例患者发生EBV感染,累积发生率为(9.3±1.1)%,中位发生时间54.5(18~253)d。在HLA全相合、HLA半相合及非血缘移植患者中移...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EB病毒衣壳抗体(EBV-VCA-IgG、IgA)滴度及病毒DNA载量,探讨SLE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再发感染后的激活对SLE总体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SLE患者、118例非SLE的风湿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EB病毒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测EBV-DNA载量。运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病毒抗体或DNA阳性...
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02例患儿,将102例EBV-IM患儿分成<3岁、3~6岁、≥7岁3组,对这三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中,男女比例1.3∶1;<3岁35例(34.3%),3~6岁46例(45.1%),≥7岁21例(20...
儿童常见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研究进展。
探讨EB病毒三项血清学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2例鼻咽癌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学方法测定VCAIgA、EAIgG和EAIgA抗体,并通过综合比较灵敏度和特异性来评估这三项不同检测的有效性。结果 联合应用VCAIgA、EAIgA和EAIgG三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有效性分别为96. 1%、97. 0%和96. 6%,各项单独应用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有效性...
目的: 探讨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病毒基因表达、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明确其在EBVa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EBVaGC和相应癌旁组织13例,与之匹配的EBVnGC 45例,采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和bcl-2蛋白的表达; RT-PCR-Southern杂交技术...
研究表明,90%以上的鼻咽癌中存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而癌旁组织和正常鼻咽组织中则不能检测到EBV DNA[1][2][3],这提示EBV的感染与鼻咽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认为,EBV感染细胞的机制主要是病毒糖蛋白gp350/ 220与细胞膜受体CR2/CD21作用的结果(受体学说),这在B淋巴细胞的感染上已得到证实[4][5],少数情况下多聚免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