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临床医学 腋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比较腋前线第4肋间与腋中线第7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病人9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第4肋间组37例,取腋前线第4肋间为手术切口;第7肋间组59例,取腋中线第7肋间为手术切口,切口长度均为2cm。分析两组术中及围手术期各指标的差异。
分析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支架成形治疗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支架成形技术治疗1例59岁左上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血栓抽吸减负后于残余狭窄病变处行支架植入,术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回流通畅。
通过CT观测影响鼻内镜中鼻甲腋区进路行额窦手术的解剖因素。方法 选择无额窦病变患者50例,行鼻窦螺旋CT检查, 观察和测量额窦相关影像学解剖数据。结果 额窦的上下径为(22.32±8.82)mm,前后径为(20.41±6.02)mm,左右径为(21.30±9.22)mm;鼻丘气房的上下径为(10.81±4.73)mm,前后径为(9.02±2.95)mm,左右径为(7.02±2.09)mm;筛泡上下...
比较超声引导下一点法与多点法腋路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行肘部及肘部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一点法组(SI组)和多点法组(MI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1%利多卡因与0.375%左旋丁哌卡因混合液20 ml。两组中均首先用5 ml阻滞肌皮神经,SI组在腋动脉后方近六点钟位置注入局麻药15 ml,MI组则定位正中、尺、桡神经各注入5 ml。分别记录两组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
观察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窃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椎动脉血流的改善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64例采取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动脉硬化性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5例出现伤口血肿,8例术后出现神经受累症状,未出现伤口或人工血管感染病例。获随访的55例患者中,49例症状改善,其中术前椎动脉窃血为4级的患者有94.87%(3...
临床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常规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探讨改良根治术时采用改进L3组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322例临床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154例采用改进的L3组淋巴结清扫方式,168例行常规Auchinclos改良根治术,对两种手术方式所用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同时随访观察患者的无病生存率。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所用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副乳腺为乳腺先天发育畸形,男女皆可发病,女性多见,最常见部位为腋下及腋前。副乳腺小,无明显症状,不需治疗。对于副乳腺较大,且又周期性胀痛,或副乳包块较大,影响美观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本院乳房外科从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副乳腺腺病199例,现分析如下。
腋路臂丛阻滞麻醉行小儿上肢手术。
探讨ER功能检测及RT PCR检测乳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凝胶迁移阻滞法及配体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乳癌患者ER的功能状态。以患者腋窝淋巴结的RNA作模板 ,应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相应的Keratin19片段 ,据此判断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 在 5 5例ER阳性的标本中 ,ERE结合阳性者达 71%。在HE染色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中 ,有 12 .8%经RT PCR检测阳性。结论 ERE结合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