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0.115 秒)
传统上傣族创世史诗与祭祀寨神勐神和寨心石等仪式紧密结合,但是这些仪式活动通常受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且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傣族世史诗·《捧尚罗》”在西双版纳录制视频,原计划获得史诗学意义上的“仪式中的演述”资料,但基于具体情况只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录音棚”式的演唱视频。此外,也录制了一个完整的上新房仪式及仪式中的章哈演唱,作为史诗演述与传承的背景资料。在完成课题的过...
非遗视域下的史诗《玛纳斯》文本化进程
柯尔克孜族 史诗 《玛纳斯》 文本化
2023/3/2
《玛纳斯》等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在党中央文化政策的正确指导、政府的支持、各级文化机构的关照和参与、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学者的辛勤劳动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文本化的成果给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的口头史诗传统。本文梳理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政策介入下史诗《玛纳斯》文本化的进程,并且揭示作为史诗文本化的最佳成果《玛纳斯》,汉译本的出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交流和交融、筑牢中...
格萨尔史诗的新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格萨尔史诗 新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3/3
格萨尔史诗新实践,指向“活形态”传承的“生生不息”以及“动态性”发展的多样性。“新实践”在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生成的新文化档案,以及格萨尔史诗陈述方式和实践层次的多样性,强调实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传统”,从艺人说唱到书面文本,从集体记忆到个体创作,从传承形式的创新性转化到多样性实践, 格萨尔史诗传承新实践,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属性,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岭国大将贾察霞嘎琐议
格萨尔 贾察 城堡
2023/3/3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搜集了史诗《格萨尔》中的格萨尔及其岭国大将贾察霞嘎的有关传说、遗址遗物,并结合大量的史诗文本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藏族史诗《格萨尔》有着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藏族文学研究的对象都以书面文学为主,但书面文学并非藏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文艺接受的主要形式。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藏族口头文艺传统才是广大藏族民众中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主要方式,其代表作为《格萨尔》史诗。《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关系是双向的,既有古典学与口头诗学理论中业已论述的文艺接受过程,又存在不同类型受众的前理解构建出的史诗的多重身份。以《格萨尔》史诗为代表的中国口头传统研究...
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图)
《格萨尔》 史诗 研究回顾
2023/3/17
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在文学研究、文化阐释、艺人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区域化特征解析、史诗遗迹遗物普查、史诗艺术研究等方面均有不少力作问世,尤其在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格萨尔》史诗文学研究的口头诗学转向、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实践及非遗语境下对史诗传承传播的关注更使《格萨尔》史诗研究在新世纪有了新的发展向度。
结集史诗经典 传承中华文脉
《格萨尔》史诗 诗性智慧 文化创造力 中华民族伟大创作精神
2022/3/10
在海量的人类早期文化和精神遗产中,史诗便是少数几个荟萃诸多古老文明元素和人类原始文明基因的熔炉之一。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口传社会不同族群间本已存在的贯穿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神迹:跨越时空的同质性思维模式和人伦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以及人类创造性、创新性发展的智慧和勇气。它让我们看到了在遥远的年代,世界各民族早已在神话与史诗的文化样态中相遇。居住在地球不同空间中的人类,不仅找到了彼此交流之技,...
从细化语境研究的立场出发, 将史诗演述的前提事件分解出来, 厘清常态/非常态前提事件的边界, 对正确理解史诗演述的目的、功能和意义, 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若干田野观察证实, 蒙古族史诗《格斯尔》在巴林地区的流布发生了明显的演变, 尤其是其口头演述往往以非常态事件为导引, 借由民间信仰框定叙事语境, 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娱乐功能, 却催生了强固的演述禁忌;禁忌阻隔了史诗传播的部分通道, 同时使史诗演...
史诗的经典化、仪式叙事与概念范畴
壮族布洛陀史诗 南传佛教 南方民族史诗 傣族史诗
2022/3/10
2021年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了“青年学者谈南方史诗”学术讲座,与会学者围绕史诗的经典化、仪式叙事与概念范畴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国南方民族史诗大多受南传佛教影响。对此,屈永仙认为,南传佛教对南方民族史诗的影响与它传入的时间成正相关,傣族受影响最深,布朗族和德昂族次之,阿昌族、佤族比较浅。分析傣族史诗《葫芦信》的诞生和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的问世过程,可了解民族口头文...
让通识读物助力史诗促进人类文明对话、互鉴
历史 人类文化史 “英雄史诗” 《格萨尔》
2022/3/10
意大利社会文化学家维科在他的《新科学》一书中提到的所谓人类文化史上的“英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英雄依旧是每个人心中不朽的坐标,英雄时代留下的文化遗产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英雄史诗”所折射出的智慧的光芒尚烛照着今天人类文明的天空。尤其是它留给我们诸多的精神产品,包括坚强意志、高远理想、利他思想、超凡的智慧、无我的精神和正义的意识均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价值体系和过分推崇...
朝向未来 面向大众——古老常新的格萨尔史诗传统
“格萨(斯)尔”史诗 《格萨尔通识读物》 民族文化
2022/3/10
“格萨(斯)尔”史诗位居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首。它在多个民族地区流传,但以藏蒙地区为主。藏族民众称之为“格萨尔”,蒙古族民众称之为“格斯尔”,近年经常将这两个主要传统合称为《格萨(斯)尔》。我国的《格萨(斯)尔》史诗的大规模保护工作迄今已经开展了四旬有余,这期间每年都有多种资料辑录类和研究类出版物面世。不过,今天看到《格萨尔通识读物》即将与读者见面,还是十分开心。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凝结了老...
藏族、蒙古族的《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三大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并高度评价“三大史诗”,极大地鼓舞了各民族传承者和研究者,为“三大史诗”传承、保护和研究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中国史诗学是民族文学研究所优势学科。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做好“三大史诗”工作,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其跨国界传播...
格萨尔史诗曲名和曲调之间的关系是格萨尔音乐研究领域长期关注的话题,但对于二者是否彼此对应,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研究皆是从基于音乐技术分析的传统视野出发来寻找答案的,但在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借助口头传统相关理论,观照格萨尔曲名与曲调在书写文本与口头音声文本中的差异与互动,并在田野考察方法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不同类型、不同流布区域的格萨尔艺人,实现史诗音乐研究在当下的范式转...
《格萨尔》史诗的个体记忆形态及其建构
《格萨尔》 个体记忆 佛教化 集体记忆
2022/3/10
《格萨尔》个体记忆形态是作为其文本的传承方式或传承载体形式出现的,具有多类型特征。个体记忆在其演述形态上,除了具有史诗集体记忆时代的共享性特征外,还具有集体记忆的重构性特点。《格萨尔》个体记忆的形成始缘起于佛教化,但其产生与远古人类文明(文字社会之前)普遍演进规律相一致,即从集体记忆逐渐过渡到个体记忆时代。之后《格萨尔》记忆形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在这样的框架内完成。如果说《格萨尔》集体记忆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