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文学 药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541 秒)
2022年10月21日,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武道房教授应邀做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杏林讲堂”。中医药高专校党委书记钱健,党委副书记、校长姚应水,党委副书记庆启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陈晓杰、胡氰、陈静、许长、刘志和各系部党政负责人,以及5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氰主持。
欣赏《药转》可以知道,李商隐写诗有这么一套化浅俗为神奇的本领,认清这一点也许简直可以说是解读其诗的一把钥匙。一位西方文艺理论批评家说过:“近在眼前的事情的确总是很平凡而缺乏诗意。但是这种困难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他最喜欢的艺术方式不是展示自己,而是使平凡琐碎的日常之事大放诗的异彩。”(冯·施莱格尔语)这段话倒很像是专为李商隐特别是他的《药转》一诗而写的。
张亭立,女,安徽合肥人,1980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8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艺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起任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现为科技人文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高校普通话测试培训员,国家职业汉语测试高级培训师。曾获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五四青年、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2018年5月15日晚,由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医文化系列讲座第五十三讲在仙林校区图书馆305报告厅举行。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应邀为全校师生作题为“社会空间与身体文化”的专题讲座。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院长、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宗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周宪教授首先由法国艺术家罗兰重塑身体的个案谈起。他指出,在社会空间中,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呈现,人类的身体不同于其他任何物种,具有未特定性与反思性。周宪教...
暨南大学高级汉语课件(高级汉语II)第五课 药。
碎片化艺术贯穿当代美国印第安小说《爱药》全文,后现代主义理念渗透于字里行间,展现了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活现状与焦虑。本文从时空、人物以及主题三个角度入手,深入探讨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的碎片化艺术,从而揭示她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内涵。
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 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 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 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 环境,经历和著作。
     鲁迅         2008/11/21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白色的光。
众人闻得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 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
《中古文学史论》的一些章节是对《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的续写 ,而其中“文人与药” 、“文人与酒” 两篇文章更直接地延续了该文的主题。然而,也恰好是在这里,王瑶先生的感慨更加令人深省。面对前辈学者“东施效颦”的自我评判,我们除了震撼于他的自律和诚实以外,更多地是由此看到了我们自身的处境。如果说王瑶先生不幸地处身于一个贫困的时代,而我们则已经处在一个甚至对贫困的感知也早已缺失了的时代。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风度  文章           2008/1/7
鲁迅 --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演讲会讲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 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 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 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
 -------------------------------------------------------------------------------- 卷43_1 「少年行」李百药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
文章指出,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兴起与日渐成熟有密切关系。出于养生和消疾的需要,服药之举与采药之行成为魏晋南北朝时人追奉的风尚,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为满足服药之需,人们“不远千里”,“穷诸名山,泛沧海”以采药石,山水在满足时人药石之需的同时亦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山水之趣,药因此与山水及山水诗有了直接的联系。东晋,尤其是在晋宋之交,服药与采药的活动极为频繁且更加地普遍化,中国士人山水审美情趣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