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DSP相关记录101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为了提高DSP系统软件的移植性,设计消息传递路由算法。采用邻接表存储并行系统硬件拓扑结构,增加节点数据流信息为算法搜索的限制条件以提高算法效率。以ADSPTS101并行系统为例,使用VisualDSP++平台实现并验证该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解决并行DSP系统的消息传递问题,提高系统性能,在并行DSP系统中有较强通用性。
为了提高折反射全景图像展开速度,可采用查表来取代耗时的计算,但查找表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于是采用分块预取方法。通过分块,将待处理目标图像块对应的查找表和原始图像分块预先存入DSP片内存储器并完成展开,可以降低存取访问开销,加快查表展开。实验结果表明,分块预取方法在对1024×768分辨率的原始全景图像展开为1152×256分辨率的目标全景图像时,展开数据可达每秒97帧,与不采用分块预取策略的查表展...
介绍IEEE 1394总线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计1394前端通信模块,通过其中的DSP来控制IEEE 1394芯片,实现数控系统与伺服单元的IEEE 1394高速总线接口。给出1394前端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1394前端通信模块与上位机及运动控制器的通信测试实验证明了IEEE 1394总线技术应用于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可行性。
针对当前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性能,提出把微处理器作为基本的运算与控制单元,代替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来执行控制动作。并以AVR单片机ATMEGA16L芯片为例,探讨设计过程中的程序优化策略及其他注意事项,为复杂控制算法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根据控制局域网络(CAN)的特点及应用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动态调度协议(DSP),通过动态选择时间间隙调度信息,同时考虑实时数据的重传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CAN总线的实时DSP应用算法,该算法不仅能满足CAN网络中实时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还能充分利用CAN网络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传输请求程序的平均信号延迟,同时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针对计算机行同步信号产生的泄露发射信息问题,提出一种提取该信息的相关检测算法,介绍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模拟提取行同步的策略,给出该算法在数字信号处理上的具体实现过程。在ICETEK-C6713-A EVM实验平台上进行同步信息截取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结合ESL中事务建模的方法,提出一种DSP微处理器周期精确的行为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模型描述DSP处理器设计中内部各子模块的功能划分、流水线的组织及指令的周期行为等关键问题。借助ESL仿真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处理器模型的内部操作,简化了对设计的理解,为逻辑设计和功能验证提供了参考依据,加快了处理器设计与验证的进程。
TMS320C32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第三代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新产品,广泛应用于实时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系统中。介绍了TMS320C32存储器结构及存储器接口的设计方法。
基于DSP的USB口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DSP  USB  FPGA  CPLD       2009/8/4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USB口振动、噪声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构造方案,并对其各模块进行了分析,该方案完全实现了在系统编程和配置。针对USB模块详细介绍了CYPRESS公司的EZ-USB芯片,说明了其固件(Firmware)和驱动程序框架。
介绍了基于双DSP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两片TMS320C6201作为系统计算中心,通过可重构的FPGA计算系统获得系统体系机构上最大的灵活性。
详细分析了TI公司TMS320C40和TMS320VC5402两类DSP芯片的系统引导特点。在了解机理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设计中创建系统引导表的具体步骤,给出了创建步骤中所需的链接文件范例,并进行了说明。
在DM642上对AVS变长解码部分进行了优化。针对指数哥伦布码的特性调整了存储器访问的方式,并通过对循环结构的调整及寄存器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编译器能够进行高效的软件流水编排。经过优化后代码执行时间降低了70%以上,达到了标清尺寸实时解码要求。
探讨了智能视觉监控算法在TI DSP平台上的移植方法。详细介绍了算法优化、CCS编译器优化、C代码优化、汇编指令优化及存储器配置优化等优化技术。通过具体的监控实例,在TMS320DM642平台上实现了多个运动目标的实时检测、跟踪算法,结果表明,对DSP进行优化之后其性能获得了指数级的增长。
为了实现短行程直线直流电机的位置伺服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DSPTMS320F2812的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的硬件电路采用总线隔离驱动技术进行了系统扩展,主要对16位双极性A/D转换器、16位双极性D/A转换器和直线位移检测电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描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DSP的数字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是合理的,并能可靠的运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 的自动报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提出用模糊聚类分析识别靶心。对比其它设计方法,该方法适应性强、灵活性高,设计调试方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