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 院士相关记录195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郑厚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维量子结构物理和纳米量子器件、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和自旋量子器件、半导体中的量子相干过程、波函数工程和量子相干器件。最早报道了量子霍耳效应的尺寸效应;他与英国学者同时独立地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分裂栅控技术,并用它实现了具有高迁移率的一维异质结量子线;首次报道了局域化由二维至一维的维度变换行为;首次从实验上证实了相位损失时间与...
王启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1985~1995曾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先后多次获国家级和院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86年始曾连续三次被评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被中国光学学会、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联合提名获我国光通信与集成光学杰出贡献奖。培养了5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兼职中国光学学会常务...
王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我国半导体事业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参加研制了我国第一支锗晶体管。1958年负责研制成我国第一支数百兆赫的锗高频扩散晶体管,并筹建109厂为"两弹一星"计算需要的109乙机和109丙机提供了器件。获国家科委一等奖与国家发明奖。1971年研制成我国首台积木式图形发生器,并提出了IC CAD布线新算法--总体损益分析法,该自动制...
梁骏吾,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院士。他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涵盖半导体材料诸多方面:包括硅、硅锗材料、碳化硅和氮化镓基材料的生长和表征。他也是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材料分会主任委员。
王占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院士。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和材料物理研究。其中,人造卫星用硅太阳电池辐照效应和电子材料、器件和组件的静态、动态和核瞬态辐照实验结果,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半导体深能级物理和光谱物理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近年来,他和他的同事又在半导体低维结构(超晶格、量子点、量子线等)材料生长、性质和量子器件研制方面获得进展。上述成果先后获国家自...
吴一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院士。现在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信息与通信工程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以及《中国科学 F辑》编委等职。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我国微波成像技术的发展, 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多项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还获得国家...
夏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专家。1939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50-1956年就读上海市西中学。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留校物理系任教。1970年起在西南物理研究院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1978年起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从事半导体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从1987年起集中于半导体超晶格理论研究,在发展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电子态理论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国际多种核...
周炳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院士,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物理和器件, 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 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高性能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波分复用光网络及光开关与交换。1984年率先研制出“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获国家级和部委奖11项,专利十余项。主编“激光原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2012年4月1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教授讲学暨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在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举行。仪式由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剑锋主持,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为公为韩英铎院士颁发聘书。
“丁院士回到母院工作,‘反哺’学校,这将进一步增强西南交通大学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话语权’,也势必将助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整体快速发展,加速推进‘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在丁荣军院士名誉教授受聘仪式上表示。
2011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通光电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南通举行。中科院副秘书长吴建国,南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国华,市政府秘书长顾诺之,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副局长孙殿义,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中科院院士、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王曦,党委书记齐鸣,副书记俞跃辉,中科院院士邹世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等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何振亚,男,192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47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电机系,之后在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和重庆中央电波研究所工作。重庆解放后,任西南广播器材厂设计科科长、生产部部长。1950年调入东南大学(原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工作至今,是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创始人之一,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李乐民,男,1932年05月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电机系电讯方向。1954年12月至1955年8月为天津大学电讯系进修教师,学习长途通信。从事通信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传输与通信网,近年侧重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发表论文200余篇,编著书4本,获国家、部、省奖18项。70年代初负责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数传机...
周炯槃,1921年生,浙江上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8至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留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起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兼职教授,1952年至1955年,任天津大学教授,1955年调任北京邮电大学(原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系教授。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