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中国现代文学史 小说相关记录184条 . 查询时间(0.178 秒)
视频: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第55讲鲁迅小说研究:《祝福》。
视频: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第54讲鲁迅小说
作为新时期的一位代表性女作家,走向历史是铁凝在转型时期选择的策略。她在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和《笨花》中,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阐释女性的历史命运。以世俗化的日常生活情态解构历史,同时还原和建构女性历史。她采用女性的言说姿态,体现出女性历史叙事的主体性,描绘了女性视角下独特的历史风景,率先完成了女性作为“人”和作为“女人”的双重主体价值的建构,为思考历史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角度。
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乡土小说作家,高举“妇女解放”的大旗,关注妇女命运,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形象,重视她们所受的阶级压迫,很少关注这些女性内心自主反抗意识的萌动。其实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被动的受压迫者,她们也有一些主动的反抗意识和行为。文章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些意识和行为进行剖析。
民间诙谐文化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间叙事的一种典型代表。它通常以笑话、故事、谚语、俗语、顺口溜、歌谣等形式出现。针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中的民间诙谐文化,主要分析其语言的诙谐性。贾平凹、莫言、韩少功、毕飞宇、谭文峰、刘醒龙、刘玉堂、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中,均包含了很多民间诙谐文化。这些民间诙谐文化有些单纯出于娱乐目的,体现了老百姓的审美趣味,增强了作品的娱乐性、可读性和艺术性;有些则含沙射影,带...
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符号,古代和现代家族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有着一个明显的嬗变轨迹,明清小说中的父亲常常呈现出弱势甚至是离场的情况,父权的缺失导致家处于无序的境地,这也是当时社会秩序崩颓的一个侧影。五四时期,个人和传统家庭构成了敌对的关系,小说中的父亲常常作为传统父权的代言人,以恶魔化的形象出现,他扼杀了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但与此同时,父亲也随着那个古老的时代走向灭亡,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当苦难阴影渐次褪去后,汪曾祺开始专注于文体之美,多样化地切入人生。《八千岁》即是这一转变的开始。它以短篇的体制,容纳了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微全景,复现出一个辛劳、笃实、轻甜而又微苦的市民世界。
论废名小说用典的意义特征     废名小说  用典  意义       2016/2/26
本文讨论废名小说用典的意义特征,认为废名有时通过改变典面的方法使典故符合他想表达的意思,更多时候是不顾典故的出处义、常用义,将典故还原为典面上的几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些部分赋予不同于原义的新义,使整个典故的意义发生转变。典故的原义和新义由于废名想取得的表达效果不同,会出现置换、置放、并存等情况。废名大量用典故字面义的做法使用典这一文学手法从古代的方式转化成了现代的方式,为古代文化文学资源进入白...
作为“七月派”最富有才华的作家,路翎秉承着“主观战斗精神”,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意识,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战争题材小说中,高扬浪漫主义的精神主旨,在战争中书写丰盈美好的人性和异域浪漫的爱情悲剧,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世界。
2011年6月2日,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人民文学出版社、陕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齐雅丽,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作协秘书长王芳闻,陕西省作协创联部副主任王晓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以及评论家雷达、孙郁、白烨、阎晶明、陈晓明、南帆、王必胜、贺绍俊、...
重读萧红中篇小说《生死场》     生死场  品质  意味  旅行       2012/7/6
《生死场》中,对于乡村景物的描写飘逸着诗性之美,萧红以她特有的细腻和源于生命的体验,叙写从容,用情极深……作品中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只山羊、一匹马、一畦菜圃、一枚树叶、一声蛙鸣,都浸透着萧红的万般柔情。精细的工笔描摹中流露出纯美的诗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而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这其中有萧红远离故土漂泊尘世的深情回望,笔端蘸满乡愁,思念最终化作了一行行文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
2011年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所主办的“著名作家进人大”系列活动之二“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召开。与会者高度评价了贾平凹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新成就,肯定了其倾心打造的新作《古炉》的文学价值与突破性意义。孙郁教授从贾平凹与孙犁、汪曾祺等前辈作家的文风异同出发,分析了贾平凹文风的独创性。程光炜教授则结合学界对贾平凹小说的研究现状谈到贾平...
2010年12月7日,由浙江省作协《江南》杂志社主办,富阳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首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在郁达夫故乡富阳隆重召开。短篇小说奖得主铁凝、中篇小说奖得主陈河以及提名奖获得者毕飞宇、乔叶、朱山坡,与陈建功、李敬泽、迟子建、曹文轩、程永新、贺绍俊、施战军、任芙康等专家评委及众多特邀嘉宾等一起聚集郁达夫故乡,共同见证此次文学盛典。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等领导莅临现场,并为典礼致辞。 ...
2010年12月7日下午下午,由中国武侠文学会与台湾明日工作室举办的“第六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赛”在京颁奖,11个奖项涵盖长篇首奖1名、评审奖4名、短篇3名以及佳作3名,首奖作者获二十万奖金。   
本文是继笔者《路翎小说语言得与失的悖论——纸面具下的表演:语言等同于思维》之后的又一篇论文。研究路翎小说语言的又一特征:诗化。探讨这一特征给其文本带来的艺术不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