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史 >>>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世界新闻事业史 新闻思想史 新闻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新闻史相关记录189条 . 查询时间(2.739 秒)
难得清醒——考验(下)     考验  难得清醒       2008/3/10
“严重扩大化”怎么来的?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对形势估计错误,把“敌情”看得太严重。毛泽东在全党干部、全国人民中有崇高威信,他的估计当时大家不会怀疑,他的号召大家热烈执行。许多干部有争胜要强之心,对上级布置的任务,特别是毛泽东本人的号召(他对右派占全体知识分子比例的估计,被人们看作是必须抓出这么多右派的号召),不仅忠实执行,而且往往力争超额完成。至于如何从本部门、本单位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订计...
难得清醒——考验(上)     考验  难得清醒       2008/3/10
从历史长河看,社会主义还是很年青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只有三十岁出头。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进展顺利,取得许多成功经验。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强调学苏联,并不完全成功,症结是有些作法脱离中国的实际,也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后注意“走自己的路”,取得巨大成功,也发生过严重的错误,后者主要由于主要领导人违背了他本人的一贯思想,在胜利面前日渐骄傲,不适...
论明代邸报的传递、发行和印刷     印刷  发行  传递  邸报  明代       2008/3/10
我们知道,邸报是明代社会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和主要方式;我们还知道,明代邸报是明朝官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常阅之物,许多明代史籍记载有关邸报的资料,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有一些相当重要、相当关键的问题,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就是:1.在没有现代邮政系统的明代社会,他的邸报究竟是怎样传递和发行的?2.明代邸报是手抄的,还是雕版印刷的,或是活版印刷的?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当时又称“双十二事变”,由于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采用了多少是军事阴谋的方式”,扣留了南京政府最高负责人蒋介石及主要将领,对其实行兵谏,就使得南京与西安之间处于对立地位,这样,西安事变的发生就有可能使时局朝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使国内战争爆发,从而削弱全国抗日的力量,给日寇入侵造成可乘之机;其二是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剿共”,从而结束内战,使全国抗日救亡统一战线尽...
从1978年至今,中国新闻媒介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一致,经历了深刻但却平稳的改革。其所成就的现状既包容传统又蕴涵未来。为此我们着眼于其孕育的发展逻辑,勾勒其21世纪的走向。
4月13日-21日 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掌握图书供需规律,缓和供应紧张状况,利用经济规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月 "首都工人、解放军驻文化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指挥部"成立生产组,负责管理文化部在北京的直属出版单位的出版业务工作。
3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报刊书籍出版发行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提出:一些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必须首先注意质量,考虑它的实际效果,绝不能为出版而出版,为发行而发行。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小学和师范学校课本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保证课本及时供应。
1949年1月底至2月初 东北书店、华北新华书店分别派小分队随军进入北平,在军事管制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先后接管国民党官办的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中国文化服务社及所属印刷厂。2月23日 出版委员会正式成立,黄洛峰为主任委员。3月初 中共中央指示:出版工作需要统一集中,但是要在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在有利和可能的条件下,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走向统一集中。4月25日 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国营书刊印刷厂--北平...
1948 年6月初的一天,河北平山县西北部丘陵环抱的小村庄西柏坡,一间农家院落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坐在窗前,提笔濡墨,在两张杂志大小的白纸上一口气写下4行“人民日报”,共计16字。
中国新闻事业史精要     新闻事业史  中国       2008/3/10
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源于生存需要的消息传播。原始社会的口头传播。春秋战国时期有组织的记言记事活动和新闻采集活动。《春秋》曾认为是一种“断烂朝报”,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时事性政治材料,但并不是报纸。汉朝的首都开始设置“邸”,作为封建王朝的地方和中央之间传播信息和事件的中转机构,但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官报──邸报。
读者来信是传媒与受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报刊设立读者信箱已成为我国传播媒介的优良传统,从30年代邹韬奋的《生活信箱》到今天《中国青年报》的“青春热线”以及《青年信箱》都取得了成功。比较两者的异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对今天的传播活动仍然很有借鉴意义的道理和做法。 对传媒来讲,“任何有效的传播都依赖于受众对传媒、传播者的互动。没有受众的参与、协同,传播媒介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都会因无所归宿,而变的毫...
兴旺的德、奥、瑞新闻出版业     新闻出版业             2008/3/10
最近,有机会访问了德国、奥地利、瑞士。在访问中了解了这三个国家新闻出版业的状况,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三个国家新闻出版业都比较发达。德国有日报410种, 总发行量为3200万份,每1000人占有报纸400份。奥地利有日报165种。瑞士有日报84种,总发行量为270万份,1000人占有报纸380份。德国、瑞士报纸密度(每1000居民报纸占有量)均为世界前四名。德国新闻出版发行业集团化倾向十分明显。...
英敛之与《大公报》     大公报  英敛之       2008/3/10
光绪皇帝在位第28年,《大公报》在天津问世,公元纪年是1902年。从那时起,《大公报》饱览世事,历经百年沧桑,记下了1个世纪的国家兴亡,并由此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中文报纸。穿越百年光阴,《大公报》由桀骜不驯,汪洋恣肆,渐渐归于平静,而它留下的财富和思索,越来越弥漫于后人心间。
1926年9月1号,《大公报》复刊第一天,张季鸾总编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被国人称之为“四不主义”。总之一句话,文人论政,不受约束,《大公报》言论独立,不依靠任何财阀,不依靠任何政党。而这,正是《大公报》决胜于千里的全部秘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