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鲁棒控制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3.157 秒)
2023年11月6日,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于连续域束缚态的高鲁棒性薄层低维探测材料增强吸收和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对环形偶极子连续域束缚态的研究,围绕基于薄层低维材料的红外器件在增强吸收的物理层面突破结构损耗、提升波长稳定性、调控谐振位置与吸收效率等方面开展探索,解决了相关基础物理问题,实现了单原子层探测材料高...
2023年4月17日,软件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复杂背景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论文《基于对比学习的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在《电子学报》上发表,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司凌宇,通信作者为助理研究员强文文。论文针对航海雷达目标检测中背景复杂、原始数据量大、有效数据量少以及检测任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对比学习的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CLMRD,即Contrastive ...
日前,根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之科技人物奖“高景德科技成就奖”经多轮评审和公示,正式发布2位获奖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梅生伟教授荣获2022年度(首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景德科技成就奖”。
近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尹义龙教授团队的论文“Towards Accurate and Robust Domain Adaptation Under Multiple Noisy Environments”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发表。TPAMI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顶尖期...
论文题目:智能电网的负荷重分配攻击态势演化建模及鲁棒防御研究。答辩人:周敏。时间:2022年8月21日。关键词:智能电网安全,信息物理协同攻击,负荷重分配攻击,鲁棒防御,动态输电容量技术、主动电抗控制技术。
论文题目: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答辩人:郑佳奇。时间:2022年7月25日。关键词:自主水下航行器,鲁棒自适应律,干扰观测器,固定时间控制法,扩张状态观测器。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学习方法被提出并成功应用于图像识别、学习控制等领域。其中,学习控制的典型方法包括迭代学习控制(ILC)、高斯混合学习控制、强化学习控制等。比如,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常被用于控制许多批处理模式的动态过程,并已被成功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工业机器人等。然而,理论界之前尚未研究这种控制方法针对从数据中获取的参数的随机误差的鲁棒收敛性问题。
2022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娄春波课题组、北京大学汤超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波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ynthetic robust perfect adaptation achieved by negative feedback coupling with linear weak po...
近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视频内容安全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14万张图片的大规模计算机生成图像数据集(Large-Scale CG images Benchmark,NLPR-LSCGB)并提出一种鲁棒的基于纹理感知的CG图像鉴别方法(Robust Texture-aware Computer-generated Image Forensic)。相比于现有数据集数据量小、内容单一,NLPR-LSCG...
4月21日下午,刘文强老师就网络化不确定系统鲁棒融合稳态估值器设计的问题,与各位研究生同学在信电楼204教室展开分享。会议开场,刘文强老师首先就向大家从宏观层面阐述了今天的主题。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军事、国防、战争以及诸多高科技领域的迫切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如今发展迅猛,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无人驾驶汽车、导航、石油勘测等诸多现代化科技领域。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我校张正强教授合作完成的 “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 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校也成为全省唯一荣获此类奖项的单位。张正强团队的“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项目,提出了松弛变量方法,有效减小了传统方法在时延系统时延相关稳定性分析方面的保守性,完善了一大类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在授予的29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中,我校6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省属高校首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管理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广泛动员、分类指导等方式提高成果报奖数量和质量,强化了从成果遴选、培育申报到评审答辩全过程精准跟踪的科技奖励组织模式,同时各申...
近日,两年一度的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 201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在韩国首尔落幕,自动化所同时揽获7项竞赛大奖,包括5项冠军和2项亚军。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俞宏远联合微软亚洲研究院在VOT2019-RGBD跟踪挑战赛中夺得了冠军。Visual-Object-Tracking Challenge (VOT)是国际目标跟踪领域最...
2016年6月1日,中科院外籍院士Anders Lindquist教授应邀访问自动化所。当日上午,Lindquist作了题为“On Moment Problems in Robust Control, Spectral Estimation,Image Processing and System Identification”的学术报告,吸引了所内及所外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自动化所副所长刘成林研究...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自动化学院2007年6月27日报道,6月25日下午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陈杰教授在新主楼E706为自动化学术分论坛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反馈系统之本质限制:网络时代的回顾。陈杰教授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专业研究成果给大家展现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